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针灸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痛消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影像学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及停药时间,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停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颈椎活动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36/40),对照组为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活动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第10、20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7例多节段CSM分别采用前路手术(前路组)和后路手术(后路组)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12~24个月.前、后路组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分别为85.7%和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术后疗效(JOA评分、前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入路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CSM采用前路手术的疗效优于后路,可更大程度的恢复脊髓的受压,而对于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后纵韧带钙化、伴有颈椎椎管狭窄者,则以颈后路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脐针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90.00%(2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后雷火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 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3 例。治疗组探寻出热敏化穴位后予雷火灸艾条悬灸治疗,对照组予雷火灸艾条直接悬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颈椎症状与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根据中医证候的变化评定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4%(31/33),对照组为72.73%(24/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后雷火灸治疗颈椎病痰浊中阻证优于单纯雷火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系统评价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2月1日。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相关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988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95 例,对照组493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OR=4.15,95%CI(2.63,6.56),P<0.00001]、中医证候总积分[MD=-4.49,95%CI(-5.10,-3.87),P<0.00001]、颈部疼痛积分[MD=-0.99,95%CI[-1.45,-0.54],P<0.0001]、颈部僵硬积分[MD=-0.78,95%CI(-0.99,-0.58),P<0.00001]、North 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MD=-5.75,95%CI(-6.92,-4.59),P<0.0000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1.45,95%CI(-1.62,-1.28),P<0.0000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MD=14.91,95%CI(11.88,17.95),P<0.00001]、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MD=-20.03,95%CI(-23.65,-16.41),P<0.0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均无针刺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针刺可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TDP及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电针+TDP+温针灸治疗)、对照1组(采用电针+TDP治疗)、对照2组(采用电针+温针灸治疗),每组各20例。治疗后对3组进行VAS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评定3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1组为80.0%,对照2组为90.0%,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3组VAS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结束后随访2周,VAS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P<0.05),对照1、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