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测绘学   302篇
大气科学   786篇
地球物理   316篇
地质学   540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07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该文利用2002-2011年10 a的常规观测资料,筛选出贵阳单站24 h强降水、12 h强降水及6h强降水个例.对大气温湿类、层结稳定度、热力及能量类物理指标与强降水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确立了相关性较好的常用物理指标(IQ、K、mK、SWEAT、Tg).通过分析降水前后其物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成功指数建立指标预警阈值.再利用逐步消空法和BP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对指标进行集成,得到相应的预报模型,从而建立了贵阳强对流天气未来0~6h,0~12h的潜势预报的预警预报指标,对贵阳地区降雨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分析表明,利用逐步消空法建立的预报模型要优于BP神经网络集成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2.
为了使雷电临近预警技术在雷电灾害防御业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针对电子系统的雷电灾害特点,在传统被动防雷技术基础上,提出基于雷电临近预警的主动防雷技术,应用雷电临近预警和远程控制等技术,开发以B/S结构为架构的雷电临近预警应用系统。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4个无线电监测站的主动防雷应用效果进行两种方法的预警效果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主动防雷技术是对被动防雷技术的一个较好的完善和补充。采用闪电数量对比分析,4个监测站的有效预警率为69%,采用预报评分方法对比分析,4个监测站的平均准确率为53%,对雷电活动发生较为集中的区域预警效果较好,对雷电活动发生较为零散的区域预警效果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3.
张三  李四 《内蒙古气象》2015,(3):F0003-F0003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探讨雷电预警预报服务和雷电防护业务的发展,提出警预报服务产品的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74.
张三  李四 《内蒙古气象》2015,(5):F0003-F0003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探讨雷电预警预报服务和雷电防护业务的发展,提出警预报服务产品的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75.
近9a来,陕西省的闪电定位监测和大气平均电场资料不断积累,同时在预报预警业务中不断应用和研究,实践表明:闪电与强降水相关性好,在预报业务中,可以利用闪电实时监测资料有效预警强降水的移动方向、发生区域,也可以有效测估测降水量;地闪的演变可以预测雷暴的移动方向,地闪对雷达回波有明显的引导作用,闪电发生比≥30dBz的回波出现提前约10min;结合高低空观测、卫星云图、雷达、闪电监测实况等资料,关注大气电场强度变化、快速抖动特征,大气电场雷电预警可提前约28min。  相似文献   
176.
以广西电网直调水电厂所处的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在对西江流域面雨量监测区域基础信息处理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开展分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以1:5万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基础,针对西江流域河网、自动气象站、水电站等分布特点,结合水系、等高线特征,沿水系分水岭对西江流域干流进行精细化分区,为分流域面雨量计算提供基础参数;(2)对分流域面雨量采用算术平均法与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结果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偏差较小,取算术平均法为流域分区面雨量计算方法;(3)逐小时处理、计算面雨量实时数据,实现西江流域面雨量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177.
2009年11月,云南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团组采用40m射电望远镜以及基于DBBC(Digital Base Band Conveter)和Mark5B的VLBI记录系统对PSRJ08354510和PSRJ0332+5434进行了观测。观测选用S波段右旋圆极化信号,起始频率为2206.99MHz,总带宽为32MHz。对数据进行相干消色散和平均后,得到PSRJ0332+5434的单脉冲图像和两颗脉冲星的平均脉冲轮廓。由平均轮廓的展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脉冲星的视周期作了一定修正后,得到信噪比更高的平均轮廓图。最后对轮廓的信噪比随时间的变化作了初步分析,由此可了解整个系统在观测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8.
孙晓松 《贵州地质》2010,27(2):133-136
针对矿山深部开采和工程地质灾害的重点危险因素和隐患,指出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矿山深部开采和工程地质灾害事故隐患实施监控预警,提高矿山的本质安全程度和保障能力,是矿山控制和消除安全隐患并减轻灾害损失,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9.
贵州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森林  杨胜元  王瑞 《贵州地质》2010,27(4):302-305
贵州复杂和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地质灾害频发,危害民生,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社会的重视。选用适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方法,是主动防灾减灾的手段之一。几年来的预警预报工作证明,效果总体较好。对其重要性、影响、作用、改进的意义做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0.
降雨量与闽西北地区地质灾害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西北某地区2010年"6.13"特大强降雨下产生地质灾害的频数及程度分析对比,探讨降雨量与形成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雨的强度和时间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对以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