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3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821篇
测绘学   1349篇
大气科学   642篇
地球物理   1062篇
地质学   1086篇
海洋学   606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282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低渗透储层驱动半径的计算方法一般基于储层等厚情况,忽视储层厚度变化对储层驱动效果的影响.根据源汇势能原理,考虑低渗透储层启动压力梯度,推导储层厚度非线性变化的有效驱动半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在平均厚度相同且厚注薄采条件下,储层厚度非线性变化时的驱动半径小于厚度线性变化时的驱动半径、大于等厚时的驱动半径,驱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2.
利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和条件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定量估计了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IPCO)和实时多变量Madden-Julian指数(RMM指数)可预报期限,量化了季节内IPCO对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的贡献,深入研究了季节内IPCO演变下S2S尺度可预报期限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RMM指数相比,季节内IPCO指数可预报性更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1天左右,比RMM指数高出2周以上;(2)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最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0天以上,其中季节内IPCO是该地区的主要可预报性来源之一,其贡献达到6天,占总可预报期限的25%以上;(3)随着季节内IPCO的演变,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有空间结构变化,表现为可预报期限异常的传播和振荡。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期限正负异常沿季节内IPCO传播路径,一支以赤道中西印度洋为起点北传至印度半岛,一支向东传播,经过海洋性大陆到赤道西太平洋后向北传播,到达日本南部。同时,可预报性异常的传播在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表现出反向变化的特征,形成东西两极振荡,当季节内IPCO向正位相发展时,东印度洋具有更强的可预报性,西太平洋具有更弱的可预报性,反之亦然。季节内IPCO的发展(衰退)可使东印度洋(西太平洋)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更强,表明模式预报技巧对此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93.
根据白马钒钛磁铁矿区试验钻孔井壁岩矿石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关系,矿区岩矿石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回归方程。通过此方程的应用可以快速判断井壁岩矿体的钒钛磁铁矿含量,指导采样布设。  相似文献   
994.
双频道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双频道激发极化法,在封闭条件下和三维大水槽中,对40余块各种天然矿物标本进行了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研究.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当电流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出现激电非线性现象.用双频道频谱激电方法,将得到锯齿状频谱曲线.不同类型的矿物,锯齿状频谱曲线具有不同的特征,为评价激电异常源性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全球流体通道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近取得的深反射与全球地震层析成像资料,为地球内部结构和流体通道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依据.通过研究这些地震资料,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的几何模式.综合研究表明,地球内存在流体通道网,它连通地球外核、中幔圈、软流圈和岩石圈,是固体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通道网络象“动脉”那样把地球外核中的流体和热量向外传送,但与热羽说不同的是,不见得有对应的“静脉”存在以保持地幔质量平衡.固体地球作为多层次多要素的巨型复杂系统,其动力学过程要用浑沌理论去解释.研究地球流体活动的轨迹和吸引子,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活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96.
吕进国  姜耀东  赵毅鑫  祝捷  王欣  陶磊 《岩土力学》2013,34(8):2195-2203
为提高矿井微震的定位精度,通过模拟试验对比分析常规定位及新方法在定位求解中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研究反演未知变量数目、检波器的密度、波速等对各自定位方法的影响。基于单纯形法的优点,并结合模拟退火法的全局收敛性,提出采用稳健的模拟退火-单纯形法进行微震定位。研究发现,该方法不必直接搜索发震时刻,只需通过稳健方法预先估算,利用较少的检波器就可进行微震定位,且基本不受初始波速影响,从而大大减少搜索步数,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及收敛速度。以柿竹园矿人工爆破定位测试试验为例,重点分析比较模拟退火-单纯形法、稳健模拟退火-单纯形法及其他定位方法的空间绝对距离及目标函数误差,认为检波器数量较多且可获得理想的P波信息时,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能求出可信的结果;其余定位方法的三维定位误差及目标函数误差相差不大,但稳健模拟退火-单纯形法目标函数误差最小,稳定性最高,可在矿井微震定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7.
高分辨率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由于观测信息不准确,如信息重叠、信息缺失和噪音污染,以及岩石物理关系模糊等原因,储层横向预测存在不惟一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基于线性假定的常规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已不适用于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的勘探.本文采用一种非线性储层岩性物性褶积模型,建立波阻抗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多级结构分解和双向边沿子波检测来刻画复杂岩石物理关系;通过Caianiello褶积神经网络实现确定性反演、统计反演和非线性理论三者有机结合;最后联合应用基于逆算子的反演方法和基于正算子的重建算法实现了综合地质、测井和地震波阻抗信息进行高分辨率储层物性参数反演.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反演采用多井约束机制和分频反演方式,在陆相和近海油气勘探资料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8.
讨论了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小波变换制作零炮检距剖面和小波剖面的方法,并用VisualC++语言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下的地震资料零炮检距剖面与小波剖面制作系统。利用最佳拟合算法与最佳小波基函数,使用制作系统对煤田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99.
许文洁  霍亮  沈涛  陈壮  赵博林 《测绘科学》2022,47(1):204-211
由于离散分布的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只能对点状沉降信息进行监测分析,描述特定时间点的静态空间趋势,无法表达区域性地面沉降整体时空变化.该文提出一种地面沉降时空形变场的构建方法,在多项式拟合法构建形变场的基础上考虑时间项,通过探索地面沉降量与坐标、时间的关系,对区域地面形变的整体效果进行拟合,构建地面沉降时空形变场.该方法顾及...  相似文献   
1000.
张超凡  石耀霖 《地震》2008,28(1):47-56
海啸的数值模拟是海啸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对于帮助理解海啸的基本物理特性和预防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海啸数值模拟程序的编制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该文介绍了利用两种功能强大的通用软件(PETSc和FEPG)来进行海啸数值模拟程序编写的研究。 PETSc和FEPG采用有限差分、 有限元、 有限体积等多种离散方法, 可以对数值问题给出稳定的求解。 该文采用了直角坐标系下的非线性浅水波方程作为海啸波传播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 并将其结果与TUNAMI N1模型进行了比较, 表明这两种方法方便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