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8篇
  免费   2320篇
  国内免费   1963篇
测绘学   1170篇
大气科学   2371篇
地球物理   2506篇
地质学   4124篇
海洋学   1005篇
天文学   213篇
综合类   705篇
自然地理   37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193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郝明  丁希杰 《测绘工程》2008,17(5):60-62
在GPS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处理方法。然而精密单点定位也可通过观测值不同差分组合以减少某些未知参数,且在理论上与非差模型等价。文中介绍基于非差和差分模型的精密单点定位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如何减小数值求解对流输运方程耗散误差的问题,引进断面计算浓度的概念来计算河段平均浓度,提出了非充分掺混模式的有限控制体积法离散对流输运方程的新算法,据此构建了模拟流域内的水源组成以及不同水源在流域内的时空变化情况的流域来水组成模型。通过数值试验与具体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充分掺混模式的新算法可有效地提高流域来水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非开挖技术规划、管理方面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非开挖管理、评价系统的思想。经过分析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严寒地区进行非开挖施工,包括:顶管、水平定向钻进、管线修复与替换等可能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以及防范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5.
数学模型AZ-01是基于考虑输入数据来选择最优的非开挖铺管技术而提出的。在AZ-01的框架内,给出了一种以假设、限定条件,输入和输出数据为基础的非开挖分类方式。该模型的算法也一直在讨论之中。2006年爱思唯尔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相似文献   
106.
黑龙江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矿种齐全,储量丰富。但由于资源赋存条件较差,规划不合理,导致全省矿山布局分散、数量多、规模小、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非煤矿山已有3714个。为了解决全省矿山“多、小、散”的状况,黑龙江省把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作为调整矿山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难得契机。  相似文献   
107.
《国土资源情报》2008,(5):I0001-I0001
近年来,河南省郸城县国土资源局从郸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机制,集中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8.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9.
张守鹏 《地学前缘》2008,15(1):202-208
渤南洼陷沙四上段油气储层非均质性明显,砂层薄且与泥质间层分布,储层分布规律和空间叠置关系复杂。储层主要受深水盐湖、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五类沉积相控制。利用先进的GridStrat建模软件,采用特殊的"二步建模"处理方法,根据不同沉积相的储层参数分布规律,进行井间插值或随机模拟,建立了沉积相、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和产能系数模型。沉积相模型显示出扇三角洲及浊积扇是砂体分布的主体,且分布范围广;岩性模型显示出不同岩类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构造位置及不同物源控制。孔、渗模型显示沉积相带和岩性是决定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发育程度的主控因素。孔隙度决定了储油气空间的数量,渗透率决定了储层产能系数的大小。产能系数模型显示出产能潜力区为浊积扇和扇三角洲的叠合分布区。研究结论对油田开发部署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区,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但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勘探新领域有:寻找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老油田内部滚动勘探、钻探古中生界深层。费尔干纳盆地此前的钻探目标均是围绕大构造背景上的背斜圈闭进行,非背斜构造的研究和钻探很少。笔者研究认为费尔干纳盆地寻找非背斜圈闭油藏前景广阔;在对老油田内部钻采、试油资料的详细分析后,认为老油田内部主力逆断层的下盘和背斜构造的侧翼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盆地的古中生界不仅可以新生古储,而且其本身也可以生油,在盆地局部隆起及边部都存在古中生界成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