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6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1564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809篇
地质学   2847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4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床的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春华  胡瑞忠 《地球科学》2008,33(2):205-209
为探讨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床的形成时间和成矿物源, 利用Sm-Nd同位素稀释法对该矿床磷块岩中6个小壳化石及胶磷矿样品进行了年龄测定.样品的质谱分析测试结果显示, 样品的147Sm/144Nd与143Nd/144Nd构成了一条相关性良好的线性等时线; 计算结果表明织金含稀土磷矿床具有533±22Ma的Sm-Nd等时年龄, εNd (t) 值为-2.44~-2.77, 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成因和相近的形成时代, 本次测得年龄代表着真实的成矿年龄; 二阶段Nd的模式年龄为1313~1338Ma.结合前人对该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织金含稀土磷矿床的成矿物源有新生地幔物质组分的加入.   相似文献   
992.
伊舒地堑基底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伊舒地堑与松辽盆地基底的构造演化历史, 对位于伊舒地堑中的2个基底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 并与松辽盆地基底花岗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伊舒地堑基底花岗岩中的锆石呈自形或半自形, 并具有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 个别发育有核边结构, 锆石的Th/U比值介于0.32 ~ 2.76, 暗示其岩浆成因.CH11井花岗岩中锆石18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2±2 Ma, X13井花岗岩中锆石13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 ± 3 Ma, 其核部存在176 ±1 Ma的谐和年龄.上述结果表明, 伊舒地堑中基底花岗岩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或晚侏罗世早期, 它们与松辽盆地基底中最晚期花岗岩的形成时间相同.这暗示伊舒地堑与松辽盆地自燕山期以来具有类似的基底演化历史. 176 ±1 Ma继承锆石的存在也证明了上述认识.   相似文献   
993.
云南澜沧老厂斑岩钼矿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8年以来,滇西澜沧老厂矿区深部新发现巨厚斑岩型钼矿体,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对矿区矿化系统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锆石SHRIMP U-Pb法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法对成岩和成矿进行精确定年。结果表明:成矿花岗斑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6±1.1)Ma;辉钼矿Re Os等时线年龄为(43.78±0.78)Ma。证实矿区喜山期存在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斑岩钼矿的成岩成矿期与滇西新生代岩浆作用高峰期吻合,老厂斑岩钼矿形成于陆内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994.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冉洪流 《地震学报》2009,31(4):396-402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Mu)是指在该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预期未来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趋于0.本文运用误差分析及逻辑树等方法,并结合发震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的大震合成目录等结果,系统分析并最终得到了不同途径给出的不同类型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不确定性.该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包括地震区划在内的工程地震以及活动断裂危险性评价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995.
运用福建台网“九五”“十五”两套观测系统的资料,对两套系统测定的震级及“十五”系统测定的速度震级和仿真震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套系统的震级偏差基本在观测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十五”系统的速度震级与仿真震级偏差分布不集中,一致性较差;为“九五”与“十五”系统过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假设马尼拉海沟北段为潜在海啸源,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对马尼拉海沟地区震级测定偏差,采用COMCOT(com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海啸数值模型,模拟南海海啸波传播.选取南海北缘3个特定地点,其中两个位于华南近海区域,另一个位于台湾岛南端近海区域,此外还在临近马尼拉海沟北段的深海地区选取了1个特定地点.分析这些特定地点最大海啸波以及最大海啸波到时对于震级测定偏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马尼拉海沟北段地震如触发海啸,华南近海区域以及台湾岛南部近海区域最大海啸波振幅对震级偏差敏感,但最大海啸波振幅到时对于震级测定偏差不敏感;振幅最大的海啸波,二十几分钟即可波及台湾岛南端近岸区域,大约1小时后波及大陆华南近海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997.
地震仪系统的灵敏度是计算地震震级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获得灵敏度数值的方法比较复杂,且会对地震台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地震台网每13的脉冲标定及时掌握地震仪系统灵敏度的变化情况。本文讨论了对于EDAS-24B数采,当A/D转换因子Kad由高(低)档位变到低(高)档位时,这种变化对震级的影响大约为+0.3级。  相似文献   
998.
地震矩和相应的矩震级Mw一般由远场体波频谱得出。近场记录,特别是大地震的近场记录,一般不用来获得地震矩和相应的矩震级Mw,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的波同时到达,无法定义地震矩与频谱之间的简单关系。我们给出了一种新方法,可以通过近场记录的位移谱测定矩震级Mw。把实际记录到的低频谱振幅与用Mw来衡量运动破裂模型算出的合成谱振幅进行了比较。在不同的断层方位上计算出了震中距在1~100km范围内的合成记录和平均值。频谱的初始部分受到加速度记录中基线变化的影响,用各台站的截止频率,通过高通滤波器可以自动识别和消除这种影响。合成谱值、震中距和只经过一次计算并存入表格中的滤波器是矩震级的函数。实际记录的谱振幅被简单地插入合成数据的表格中,这样可以快速测定Mw。用震级在3.9~7.7之间的22个浅源地震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我们给出,地震发震时刻后80S的信号窗对所考虑的整个震级范围提供了可信的Mw值。也可以用更短的窗长,但会低估大地震的矩震级Mw。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近实时的快速测定Mw。  相似文献   
999.
经典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假设自变量没有误差而所有误差都集中于响应变量,但是许多应用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自变量含有噪声数据,往往不符合这个假设,经典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不再适用。为克服这一缺陷,介绍了正交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参数估计算法。对经典最小二乘和正交最小二乘回归系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自变量和响应变量都含有误差时,正交最小二乘法优于经典最小二乘法。最后将经典最小二乘法和正交最小二乘法用于蒙城地震台2001-2006年地震数据,确定了台站震级偏差校正公式,并对它们的结果进行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震级误差成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智 《高原地震》2009,21(2):46-47,61
就地震观测工作中的震级误差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分析,指出影响震级误差的原因,不仅与地震观测仪器的频谱特性有关,还与震源辐射的能量谱、震源的应力状态和震源深度的不同以及地震波震相、频率等有关,并对如何减少震级误差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