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72篇 |
免费 | 1232篇 |
国内免费 | 2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1篇 |
大气科学 | 318篇 |
地球物理 | 3781篇 |
地质学 | 632篇 |
海洋学 | 153篇 |
天文学 | 26篇 |
综合类 | 226篇 |
自然地理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194篇 |
2020年 | 171篇 |
2019年 | 214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252篇 |
2011年 | 184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86篇 |
2007年 | 176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160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137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8篇 |
1975年 | 13篇 |
1974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ustin白垩层业已钻了4500多口侧向井,本文着眼于Austin这些侧向井估算的最终采收率。通过估算每口井的采收率、钻井密度以及直井生产的影响,计算出桶/英亩的采收率。然后分析了衰竭驱动及加密潜力的资料。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所选地区作进一步研究。网络已经建立,并已用来研究诸如侧向长度,首次开采日期、Austin白垩层构造等参数对采收率值的影响。用所选地区所作的详细分析对研究方法区域和研究结果作 相似文献
102.
103.
对于大跨度小净距隧道而言,合理扁平率及双洞间距的设计对于节约成本,提高隧道线型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扁平率及其间距是隧道设计施工面临的关键问题。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的标准设计语言Python编程,对某拟建大跨度小净距隧道不同扁平率及其间距进行参数化设计;采用精确罚函数法以及Nelder-Mead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有限元优化分析计算程序,以隧道开挖面积、围岩塑性区、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等作为优化目标值,对建立的参数化模型进行计算,提出依托工程条件下扁平率及间距的最优组合。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推动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针对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难且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启发式算法——引力搜索法(GSA)对隧道围岩微震源位置进行搜索,并将该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双速度模型和三速度模型下,引力搜索法相较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都具有快速收敛、精度较高的优点,且与震源位置的距离能够控制在10 m以内。对双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83.71%,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7.77%。对三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70.67%,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39.36%。可见,该方法为深埋隧道微围岩震源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可控震源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困扰人们已久的激发地震信号频谱受谱受炸药量及激发介质诸因素制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考虑场地和震源机制的近断层地震动衰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收集了世界范围内自由场地的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础上 ,综合考虑台站场地和震源构造机制的差别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峰值比、特征比值及特定周期处的反应谱的衰减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和集集地震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现场地和震源机制的共同作用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为抗震设计规范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2019年黄海ML4.6地震序列发生在NW向苏北—滨海断裂带附近,历史上该断裂带附近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为了判断此次地震序列的发生是否与苏北—滨海断裂带活动有关,本文基于黄海ML4.6地震震中附近400 km范围内的测震台站记录,采用CAP方法计算了此次黄海地震序列中ML4.6和ML4.1地震的深度和震源机制解参数,并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该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12月8日黄海ML4.6和12日黄海ML4.1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别为20 km和21 km,位于发震区域的脆韧转换带内;黄海ML4.6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23°,74°和61°,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6°,33°和149°;黄海ML4.1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35°,77°和32°,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37°,59°和165°。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参数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并不一致,表明此次黄海地震序列的发生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主断裂活动没有直接关系。黄海地震序列震中的重新定位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呈NW向分布。由上述反演所获的两次黄海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结果推测,黄海ML4.6和ML4.1地震的破裂方向可能为NW向,黄海ML4.6地震序列可能是发生在区域壳内脆韧转换带的左旋走滑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10.
采用两次溧阳地震的余震序列等研究溧阳地震破裂类型、震源体形态,结合深部构造资料研究溧阳地震的震源构造要素和震源断裂。5.5级地震的震源断裂是以NNE向占优势的Y型断裂,其倾向NWW,倾角50°;6.0级地震震源断裂呈NNE向,倾向SEE,倾角85°。据震源机制结果,5.5级地震属于右旋走滑断裂,6.0级地震属于右旋陡斜滑断裂,两者是一对新生共轭右旋走—陡斜滑断裂。从两次地震序列时间分布的连续性、平面断裂连贯性、空间破裂共轭性和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论证两次溧阳地震是相互联系的同一地震事件的两次破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