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62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835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2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于品清 《华南地震》1989,9(2):47-53
本文分析了气象、地形、地貌、表层岩性及浅层水文地质条件对形变测值的影响并进行分类。指出形变测值中的气象干扰的实质是表层地质因素局部差异的综合反映.在整理形变观测资料时综合考虑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对消除或削弱形变测值中的干扰值有实际意义。文中还讨论了在第四纪沉(堆)积物分布区布设地形变测线的可能性及其所要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2.
新疆特克斯-昭苏地震断层的发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年作者在特克斯-昭苏盆地首次发现长70公里、最大垂直和水平位移均达8米的地震断裂带和地震形变现象,并认为是1716年地震时形成的。地震断裂带的展布和运动方式,与科博河-昭管处断裂相一致。特克斯断裂带是一条复杂的断裂带,它由多条断裂组成。1716年地震表明该断裂带具有新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3.
骊山山前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骊山山前断裂是发育于骊山凸起北侧的一条近东西走向并向北倾斜的正断层。断裂形变遗迹,地貌标志、新生代沉积物的厚度变化特征表明,该断裂第四纪晚期以来,在区域构造引张应力场的控制下,一直作掀斜式的倾向拉张运动。在长期的形变过程中表现了蠕滑和粘滑两种活动方式。现在仍在以蠕动的方式运动着。  相似文献   
104.
在假定形变区域为分块连续弹性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所谓虚拟形变速率参数形变模型,由它的特例可推出常见的单点位移形变模型。之后又讨论和研究了平面监测网的观测数据滤波问题,设计出一个虚拟形变速率参数卡尔曼滤波器,具体做了这几项工作:(1)在所提出的形变模型下,推导出平面监测网的状态方程;(2)解决了初始状态及其方差阵的估计问题;(3)在极大似然的原则下,得到了动态噪声方差阵的逐次修正公式。在对两个模拟网的几种不同方案进行试算之后,本文提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吴翼麟 《地震》1990,(5):33-46
本文对中国近年来在上述领域中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即:建立全国性的有效监测台网;提高观测资料质量方法的研究;发展自动记录的量测仪器及观测技术;以定点形变前兆进行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6.
西江断裂磨刀门段地质近期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虎男  郭钦华等 《华南地震》1990,10(1):15-26,T001,T002
西江断裂是控制三水断陷盆地以至西、北江三角洲的西缘断裂,基本相当于西江的北西向河段,断裂迹象两岸断续可见。对该断裂的认识随工作程度的增高而渐趋明朗。本文基于地质新年代学方法,结合显微结构,构造地貌等观察资料以及其它测试手段,对该断裂南东段的近期活动作较深入的探讨。基本结论是:(1)该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有过相对较强的活动,其后活动性渐趋渐弱;(2)近期的微量活动属于弱形变和微弱形变。  相似文献   
107.
断层网络形变前兆学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8.
新疆乌什6.4级地震形变(应变)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