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163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61.
赵伟  陆韬  张祎  李颖  周象贤 《气象科技》2020,48(3):438-442
以浙江省气象台已经业务运行多年的基于雷达数据的雷电预警产品(预警时效为60min,分辨率为1km×1km,4个预警等级)为基础,融合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和大气电场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雷电预警方法。使用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预警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雷电预警的漏报率为31.89%,空报率为30.54%,临界成功指数为60.53%,比使用单一监测数据的雷电预警效果有所提高。由此可见,该雷电预警方法对浙江省雷电天气的预警具有参考价值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2.
选用庆阳市8县区2014—2019年的闪电监测资料与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利用MATLAB软件,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庆阳市近6年闪电活动与雷电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庆阳市年负地闪频次高于正地闪,而正地闪强度高于负地闪。东南部地区闪电频次高于西北地区,中部和西北部闪电强度较大,最大闪电强度为东南角,庆阳市边界地区闪电强度相对较小。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8月,其中7月闪电频次最多。负地闪频次与总闪电频次的日变化特征一致,均为单峰单谷型,16时最多,10时最少;正地闪频次的日变化相对平缓。各时刻正地闪的强度均高于负地闪,但两者呈反相变化。雷电灾害主要出现在每年的6—10月,其中以6月发生雷电灾害最多,7月次之。2016年雷电灾害最多,达47次,且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尤其是农业损失最为惨重。庆阳市大部分地区的雷电灾害的风险等级较低,东部风险等级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雷电灾害风险等级高的地区闪电活动频次及强度远高于等级低的地区,正地闪强度高于负地闪。雷电灾害多数由负地闪造成,较重的雷电灾害事故为正地闪引起。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河北省雷电灾害事件的时空分布、行业分布、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等,对2006—2017年(不包括2013、2016年)河北省雷电灾害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近10 a雷电灾害事件呈逐年波动递减的趋势,主要发生在6—8月,占全年雷电灾害事件总数的81.34%,唐山、保定和石家庄市为雷电灾害事件的高发区。雷电灾害事件最为严重的是电力行业达382起,人员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乡村。  相似文献   
64.
雷电电磁辐射脉冲的GPS多站同步系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张彤  张广庶  郄秀书 《高原气象》2003,22(3):306-310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秒脉冲信号PPS(PulsePerSec ond)与高精度时钟电路同步,实现了雷电电磁辐射脉冲测量时的多站同步,解决了因晶体振荡频率漂移造成高精度时钟计数误差的难点,同步精度达到±50ns。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野外的初步观测得到了多站雷电观测的同步资料,证实了该同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5.
我国北方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利用地闪定位仪(DF)探测了我国大兴安岭(东北地区)和北京地区的雷电活动。文中详细分析了地闪的空间分布,并讨论了不同地区各雷电参量的时间变化规律。两地区雷电活动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均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与本地区的天气背景及地理特征有密切的联系。要较深入地了解上述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将雷电活动与天气因子的给合讨论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66.
宝鸡雷暴气候特征及雷电灾害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宝鸡市气象观测月报表资料,统计1961--2000年宝鸡市雷暴,分析出宝鸡雷暴气候特点:雷暴区域性明显,雷暴日季节、月分布均为单峰型。雷暴多发期,对应雷电灾害多发时段。  相似文献   
67.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突发性强灾害天气预警系统(EWSSWE)”2006年6月6日通过验收。该系统是一个依托动力模式的数值预警系统,以WWW为平台,融贯了多种天气预报新技术,集富含信息量的强对流指数诊断预测、基于卫星和雷达产品的外推以及动力模式数值天气预报于一体;该系统开发的冰雹预报产品使本来并非预报量的冰雹作为动力模式后处理的产品输出从而赋予动力模式以直接预报冰雹的功能;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机理及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9.
程也 《气象科技》2006,34(4):357-357
2006年5月23~24日,大约90名来自联合国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战略机构(UN/ISDR: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相关的18个单位的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专家出席了在日内瓦召开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多灾害预警系统”讨论会。讨论会由联合国发展规划署(UNDP)、ISDR、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世界银行共同发起。研讨会的目的是,从在国际、区域、国家层面上统一与协调,对旨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的预警系统卓有成效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70.
浅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贻兰 《广西气象》2006,27(A02):31-32
阐述了如何防止雷电对智能建筑内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