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2篇 |
免费 | 286篇 |
国内免费 | 2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565篇 |
地质学 | 1097篇 |
海洋学 | 4篇 |
综合类 | 100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82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石场-中楼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中段的沂河-沭河地区。郯庐断裂左旋切割了秦岭-大别-胶南造山带及前中生代地层,研究区内沂河-沭河断裂切割了年龄为136.2Ma(40Ar/39Ar法)的胶南造山带北缘剪切带,并被时代为119Ma(K-Ar法)的青山群地层不整合覆盖,显示郯庐断裂在早白垩世曾发生了明显的走滑运动。石场-中楼盆地受沂河-沭河断裂的控制,整体为长60km、宽30km,长宽比近于2∶1的“菱型”构造盆地。盆地内早白垩世莱阳群的沉积厚度大于6263.71m,沉积速率大于0.4mm/a;沉积相特征反映盆地具有深而窄,沉积速度快、沉积相变剧烈的特点。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方向与边界断裂的左旋走滑效应一致,“边走滑边沉积”的特征明显。根据构造背景、构造格架及沉积特征,确定石场-中楼盆地为郯庐断裂早白垩世左旋走滑过程中形成的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192.
193.
霍州矿区隐伏断裂(带)活动性氡气测试成果解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断层气体测试方法,对霍州盆地矿区内几条主要的隐伏断裂(带)及其活动性进行了测试。进而对该区典型的氡气测试成果剖面作了解释分析,并判别了隐伏断裂(带)的空间分面具主其相对活动强弱与活动水平等有关断裂活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4.
拉伊克勒克铜矿是最近在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表为较厚的第四系覆盖,矿体主要赋存在隐伏英云闪长岩中,确定岩体的范围和三维形态是寻找矿体的关键环节。为了查明拉伊克勒克深部隐伏岩体的空间特征,为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在矿区进行了AMT探测,经过数据处理及反演得到了9条电阻率拟二维断面图。反演结果表明,拉伊克勒克深部隐伏岩体与上覆地层电阻率差异明显,呈现高阻特征;岩体外层的中阻层为找矿有利位置。通过对电阻率值进行3D克里金插值及可视化显示,建立了云英闪长岩体的3D电阻率模型,刻画了岩体的顶界面位置,揭示了岩体在深部的展布形态,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5.
196.
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 ,浅层结构常常表现为强烈的非均匀性 ,界面横向强烈起伏 ,层内速度变化较大 ,传统的基于平界面均匀层模型的折射资料处理方法不能适用。研究开发能应用于复杂介质结构中折射资料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文中基于惠更斯原理 ,用波前扩张法对波场作正演计算 ,根据哈格多恩折射波前成像原理 ,在lecomte算法和Hole有限差分计算程序的基础上 ,开发出 1种复杂介质结构中折射资料的处理方法与软件 ,并用此方法处理了福州城市活断层折射探测试验中在义序完成的 2条折射剖面资料。结果表明 :探测区浅层为 3层结构 ,分别为盖层、强风化层和基岩。基岩顶界面的埋深约为 5 8~ 5 2m ,盖层P波速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97.
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大型隐伏矿床,找矿工作采用了化探次生晕、原生晕、地质调查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含铍条纹状蚀变岩的发现在找矿预测中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为找矿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8.
黔中隆起后的碳酸盐岩及粘土岩类在长期物理、化学作用下,首先形成红粘土;红粘土进一步风化,而后分解成Al、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在溶坑和溶蚀凹地内初步富集成零星分散的致密状和土状喀斯特型铝土矿,因地形改变再度进入分解破碎,为猫场最终铝土矿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铝土矿碎屑。这些铝土矿碎屑和Al、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被地表和地下水以不同形式搬运到猫场十溶蚀湖中,按碎屑、化学、生物沉积规律形成猫场古溶蚀湖沉积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99.
200.
伊兹米特地震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地震局赴土耳其地震现场考察专家组 《国际地震动态》2000,(1):24-27
土耳其伊兹米特Ms7.4地震后,中国地震局于1999年8月25日派出了以张国民教授为团长的由7人组成的赴土耳其地震现场考察专家组。他们到地震现场进行了考察,从该震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