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5篇
  免费   2466篇
  国内免费   2989篇
测绘学   1215篇
大气科学   4680篇
地球物理   2579篇
地质学   4085篇
海洋学   2273篇
天文学   180篇
综合类   980篇
自然地理   2848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678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637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939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842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798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1.
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由于其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饵料的要求低,肉味鲜美、出肉率高,成为世界上公认的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凡纳滨对虾自1998年从美国夏威夷再次引进到中国华南,并相继突破集约化防病养殖和全人工繁育技术以来[1],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动物中发展最快的一个种类,其养殖产量已达到中国养殖对虾产量的80%~90%.然而目前中国凡纳滨对虾亲虾多数直接从虾塘挑选,造成品质参差不齐,抗病力下降,生产周期延长,严重制约了中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凡纳滨对虾亟需形成稳定优良的养殖品系.  相似文献   
212.
2006 年 6 月 16 日和 20 日对长江口进行了叶绿素 a 浓度的现场周日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叶绿素 a 浓度表层周日波动比中、底层明显,呈现出半日周期(~ 11 h)的变化,高潮时浓度达到峰值,低潮时浓度出现谷值.叶绿素 a 浓度的周日变化主要与海域特定的水动力条件(如潮汐、再悬浮作用和温盐跃层)密切相关,与各环境因子(温度、盐度、浊度、总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周日波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13.
The major elements,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and trace elements of four basalt samples from central and western Pacific ferro- manganese crust provinces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chemical methods and ICP - M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ampl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altered an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ir major element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similarity of REE partition patterns and trace element contents of basalt samples to those of fresh oceanic island basalts (OIB) indicate that the basalt samples originated as OIB. Because of low-temperature alteration, the contents of A1203 , Fe203 , MnO, K20 and P205 increased, while MgO and FeO decreased. Active components, such as magnesium and iron, were leached from OIB resulting in the relative enrichment of SiO2. The leaching of active components can cause the relative enrichment of REE, while the precipitation of LREE-rich ferromanganese oxides in vesicles and fissures not only causes an increase of REE contents, but also induces "fractionation" of LREE and HREE. Based on the enrichment mechanism of REE contents, the theoretical quantities of precipitated ferromanganese oxides and the depleted quantities of active components are calculated : the depleted quantities of active components for the unit mass of fresh basalts vary in the range of 0.15 ~ 0. 657, and the precipitated quantities of ferromanganese oxides for the unit mass of fresh basahs vary in the range of 0. 006 ~ 0. 042. Of the major elements, the two most depleted are iron, and magnesium, with 18.28% ~ 70.95% of iron and 44.50% ~ 93.94% of magnesium in the fresh basalts was leached ou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geochemistry results both indicate that low-temperature alteration of basalts can supply abundant amount of metals to seawater, and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cean metal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214.
Foraminiferal shells from two piston cores separately located at the Ninetyeast Ridge and the Bengal Fan of the Indian Ocean were selected and purified for measurements of natural thermoluminescence (NTL) intensity by a high precision thermoluminescence meter (RGD-3). Variations of the NTL intensity along the two core sequences both spanning the last two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displayed a strong, identical signal of the global ice volume cycles, which matched well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oxygen isotope data. As higher NTL intensity occurred within interglacial periods and changes in an NTL signal were most likely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of ambient seawater in which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shells long existed, the NTL signal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proxy for orbital scal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bottom seawater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215.
邓德钰  李艳  陈鲜艳 《气象科学》2024,44(3):451-461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98—2018年分辨率为0.1°×0.1°的降水融合资料和ERA5小时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四川盆地及东部山区6—9月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四川盆地(简称盆地)降水量和频次有相似的日变化特征,盆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至清晨,降水高值区东传到达盆地东部山区后,降水量和频次都减少,东部山区没有明显的降水东传特征。夜间至清晨,盆地东南山地背风坡形成了较强的下沉气流,促进盆地低层形成质量堆积,同时盆地气旋性涡旋、水汽输入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的增强,造成盆地降水增强。盆地东南地区水汽通量方向自东南转为偏南以及盆地低层水汽辐合区向东扩展为盆地降水高值区向东传播提供水汽条件。盆地东部山区降水量峰值时间呈早晨和午后的双峰型分布,与地形触发局地性降水有关。受大气层结稳定性、山地气旋环流和山地—平原螺线管环流日变化的影响,盆地东部山区降水频次峰值时间呈午后的单峰型分布。  相似文献   
216.
周芳弛  李国平 《气象科学》2024,44(3):431-441
利用四川省2010—2019年2 165个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统计了四川盆周山地暖季(5—9月)单站暴雨事件的精细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单站暴雨事件频数在川西山地与川西南山地呈密集的带状分布。川西与川西南山地通常在降水开始不久就达到雨量最大值,而川东北山地的峰值时间集中在暴雨事件中段。(2)盆周山地的暴雨系统整体呈自南向北由前半夜向后半夜传播的特征。川西南山地和川东北山地的暴雨系统分别呈现较弱的自南向北和自西向东传播,而川西山地的暴雨系统则存在明显的自西向东的传播特征。(3)长历时暴雨事件的峰值出现时间略落后于短历时暴雨事件。暴雨持续时间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经向差异,大值区主要位于川西山地和川东北山地一带,暴雨雨量、频次和峰值基本不随持续时间变化,但川西南山地的暴雨峰值则随持续时间的加长而推迟。(4)在四川省大部区域,单站暴雨事件的降水量、频次和强度均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的特征。在成都平原西南部、东部以及川东北山地,夜间暴雨事件持续时间越长,降水量和频次在较高海拔越易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17.
细菌源3-羟基脂肪酸(C10-C18)作为环境变化指示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还很不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刚刚起步.3-羟基脂肪酸主要用于环境中pH和温度的重建,通过其支链比(异构和反异构3-羟基脂肪酸之和/正构3-羟基脂肪酸之和)与pH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反演环境中的pH,通过其C15和C17同系物的反异构/...  相似文献   
218.
谢文军 《测绘通报》2022,(11):138-143
本文利用不同手段和不同尺度的地面监测方法,分析城市填海区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深圳市大空港区的地面沉降监测工程实例分析,结合精密水准测量和遥感监测手段,实现了不同尺度地面沉降监测,获取该区域地面沉降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与遥感监测方法均发现了会展中心周围道路产生的沉降,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精密水准监测方法能较精确地获取局部地面沉降量,在石围路的建筑基坑周边产生最大为-303.6mm的地面沉降。结合不同手段和不同尺度的监测方法,可以较全面获取监测对象的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219.
对南北地震带上的绝对重力数据和多期相对重力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得了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M5.9地震前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图,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墨江M5.9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15年9月—2017年9月,震区周边区域重力场变化呈现明显的四象限分布特征;②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重力场变化的时空演化上,震区附近重力场变化显示出重力正变化→重力正变化扩展→重力零变化的平静期→重力变化呈四象限分布→重力场反向变化→临震前重力零变化的平静期的过程,反映出地震前震区附近的断层由单个独立活动向多个协同活动的演进过程,与处于亚失稳状态的断层活动具有一致性;③地震前重力场四象限变化形态与震源机制显示的压缩区和拉张区一致,表明地震前震中附近构造应力作用下的物质迁移可能是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220.
近30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之一,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基于多时相的TM影像数据,从流域尺度研究了巢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79~2008年间巢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锐减和建设用地激增;经济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人口增加是造成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