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篇 |
大气科学 | 19篇 |
地球物理 | 21篇 |
地质学 | 7篇 |
海洋学 | 3篇 |
综合类 | 19篇 |
自然地理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与省厅办公室、调控监测处负责同志一起,先后利用5天时间,在亳州、宣城和黄山3个市,采取进村入企、实地察看、深入田间地头、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调研走访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服务公众效用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和设有政府气象主要机构的县开展了“中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国17441份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是公众首选的气象信息;(2)84.1%的公众认为目前的天气预报准确和基本准确;(3)公众平均每天收听(看)天气预报1.33次;(4)晚上和早晨是公众收听(看)天气预报的高峰期;(5)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6)超过98%的公众对当前气象服务持认可态度;(7)提高预报准确率仍是公众需求的首选;(8)相对于中国2006年的气象服务水平,其在全国公众中产生的效用,用货币来衡量至少为5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学旅行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中学生地理研学需求的分析,能够帮助学校、研学机构更加有序地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本文以杨陵第四初级中学和杨凌高新初级中学2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在地理研学旅行认知、经历、参与意愿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对杨陵区城乡中学生地理研学旅行需求进行比较。以期为城乡中学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参考,在研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城乡差异,为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地理研学方案,推动城乡中学地理实践教育活动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厦门以中山路、思明南北路为代表的传统商业街区将被改建成商业步行区.作者以厦门市7个行政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从他们对购物商店类型选择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市民在中山路的消费需求及倾向,为政府部门对中山步行街区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缘起
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经推进了很多年。多年来,我一直在践行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8.
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保税区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 转型的压力与趋势。自1990 年起天津滨海新区分别建立起了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和东疆 港保税区。目前3 个保税区已发展成为中国发展最成功的保税区之一和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 成部分。尽管存在着功能和空间整合以及政策约束等问题,但无论是现有基础、政策支持和发 展趋势上看,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发展成一流自由贸易区的潜力。本文依据自由贸易理论和国外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发展经验,结合中国保税区发展现状、优势以及与典型自由贸易区存在的 差距,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 及问卷调查方法,初步建立起自由贸易区综合发 展水平评价模型和3 级指标体系。以香港自由港为参照,从目标效用度、开放自由度,功能开发 度及环境完善度4 个方面对天津滨海新区3 个保税区发展水平进行总体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 果提出扩大开放自由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完善环境和目标效用等方面的建议,并最终提出天津 滨海新区分阶段分别建设3 个保税区、3 个各自独立自由贸易区和统一的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的 “三阶段”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9.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影响个人和家庭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基于5次全球调查数据和与美国的对比,分析了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减缓气候变化支付意愿和对气候政策的支持。分析表明中国大部分公众听说过气候变化,认为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但对气候变化深层原因了解不够;大部分公众认为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发生、降水和水资源、食物种类等带来了很大不利影响,进而担忧气候变化,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很严重;大部分公众认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应该立即采取行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接受较高的能源价格、保护森林、取消政府对私家车的补贴、提高机动车的能效等。最后讨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