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近30年中国大气能见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尤为明显,为揭示复杂气象因素对能见度长期变化的影响,利用1980~2012年中国521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气象要素与能见度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关系。结果表明:相对湿度、风速和气温这3种气象要素对能见度的平均解释方差为22%;其中有68个站点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平均解释方差达到55%。这些站点中,相对湿度影响显著的站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风速影响显著的站点分布在除新疆以外的中国大部,而气温影响显著的站点主要位于中国中部的带状区域。3种气象要素对能见度的影响存在着时间尺度上的不同,相对湿度和气温对能见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线性趋势方面,而风速对能见度长期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代际变化方面。中国东部地区能见度长期下降趋势主要受70%以上相对湿度减少趋势和4 m/s以下风速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式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由希腊地震学家帕帕扎乔斯提出,并由他及其同事建立的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式。该模式考虑了地震复发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不仅可以用于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还可用于预测地震的强度,因而在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应用和发展前景。文中介绍了该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建模方法,同时指出了该模式在建模与计算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简要评述了长期天气预报现状,试图对预报质量上限和最大潜在可预报性做了估计,作者认为,发展经验统预报的最有前景的途径是通过对大气环流要素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6~2005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短周期变化及与太阳黑子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进一步认识河北地区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5.
《岩土力学》2017,(9):2507-2514
随着地下洞室开挖深度的增加,温度已成为影响洞室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反映温度对深埋地下洞室围岩长期稳定的影响,依托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开展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应力路径条件下片麻状花岗岩的三轴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温度、围压、轴压对片麻状花岗岩蠕变变形特征、蠕变强度和蠕变破坏模式的影响。通过蠕变试验发现:片麻状花岗岩的蠕变性能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变化;片麻状花岗岩存在蠕变应力阈值,且温度越高,蠕变应力阈值越低,蠕变破坏时间越短;片麻状花岗岩稳态蠕变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符合指数关系,其蠕变长期强度和蠕变破坏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效应条件下,片麻状花岗岩蠕变破坏模式主要为沿斜截面的剪切破坏。试验研究成果为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长期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软岩的蠕变寿命是岩石流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影响岩土工程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根据Goodman原理,蠕变破坏点位于全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破坏段)上。当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簇用分离变量函数表达时,证明了对于给定应变 处的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切线模量比和割线模量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将破坏段曲线简化为直线,等时应力-应变曲线与破坏段的交点(蠕变破坏点)近似等于等时应力-应变曲线上某点 的切线与下降段直线的交点,进而推导出了该交点的蠕变寿命的表达式。 越接近峰值应变,误差越小。这样,可由短时蠕变曲线簇变换到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簇,通过拟合方法求出给定应变 下模量比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再由全应力-应变曲线求出峰值应力与应变、给定应变 下的应力与切线模量、下降段直线斜率等参数;即可得到软岩的蠕变寿命和长期强度。利用本文方法,对某泥岩的蠕变寿命进行了求解,得到了蠕变寿命随应力水平变化的表达式和长期强度值,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997.
流动人口生命历程事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其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关乎流动人口切身利益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利用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测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在流入地有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85.10%,其中78.39%的人口有长期居留意愿,各城市差异较大。(2)毕业使流动人口倾向在流入地短期居留,在流入地生育子女和子女升学会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和长期居留意愿,身体状况变差会使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提升但对长期居留意愿无显著影响,结婚、失去工作和退休事件通过家庭和个体作用力提升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3)流动人口的人口、家庭、流动和城市特征对居留意愿和长期居留意愿的作用力具有差异性。最后,从安居、生育、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流动人口高质量城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运用气象自然动态变化分型和天气演变过程前因后果的遥相关关系 ,研制出汛期大 -暴雨过程的长期预报方法并进行业务预报验证。  相似文献   
999.
林军 《广西气象》1996,17(3):46-48
运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玉林寒露风长期预报模式,该预报模式在预报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察尔汗盐湖S4石盐层属非均质体,在开采晶间卤水钾矿过程中,缺乏稳定的供水边界及有力的侧压驱动水头,仅依靠自身重力流动,消耗的是卤水静储量。晶间卤水水质复杂,开采时不同卤水大量混合(对卤),水质与KCl含量将有变化,并可能溶解盐层中某些盐类矿物或析出新盐。因受盐层构造、结构等赋存条件的严格控制,水动力条件属于非稳定流。对于卤量、卤质、采区的服务年限、开采率等问题,应成为开采中的主要研究课题。对固体钾矿一并开发利用的研究,放在察尔汗采区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