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186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72.
超长期预报的相空间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振山 《热带气象》1992,8(3):266-270
  相似文献   
73.
长期预报的相空间近邻等距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振山 《大气科学》1992,16(5):530-537
考虑到确定性系统的外在随机因素和内在随机性(浑沌)所造成的长期预报的不准确性,本义将有关浑沌的理论和数理统计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d维相空间距平符号传播的“正、反规则”假说和近邻等距模式.实例检验表明,经调试后距平符号的报准率一般为66%—80%,而相对误差一般不大于8%.  相似文献   
74.
狄秀玲  王彩云 《内陆地震》1993,7(4):403-404
依据模糊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分析法,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155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性资料,探讨了该方法在中长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及对未来地震活动的趋势分析。 对于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划分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根据《中国地震区带划分图》,以其断裂带作为分界线。该段大约处在东经102.5°~107.5°、北纬32.5°~41.5°之间。 1 以1550~1990年期间,南北地震带北段Ms≥6.0的地震为例(统计资料取Ms≥5.0)。 南北带上6级以上的地震有以下特征:就8级左右的大震来说,震前200年在震中200km范围内都曾发生有比7级小一些的地震;7~8级地震中,大多在震前100年距震中附  相似文献   
7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ng-Term Climate Change in East A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10-yr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fifth-generation PSU/NCAR Mesoscale Model Version 3 (MM5V3) driven by large-scale NCEP/NCAR reanalyses. Simulations of winter and summer mean regional climate features were examined against observ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could well simulate the 10-yr winter and summer mean circulation,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ransport at middle and low levels. The simulated winter and summer mean sea level pressure agreed with the NCAR/NCEP reanalysis data. The model could well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intensity of winter mean precipitation rate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summer mean precipitation rates, but it overestimated the summer mean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 China. The model's ability to simulate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 winter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summer. In addition, the model could simulat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Geopotential heights and temperature at middle and high levels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observations exhibited high 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he model also showed large variability to simulate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e El Nino events. The MM5V3 well simulated the anomalies of summer mean precipitation in 1992 and 1995, while it demonstrated much less ability to simulate that in 1998.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M5V3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nd could be used for long-term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76.
近50a江淮梅雨期暴雨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利用江淮地区44个站1954-2003年近50a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模糊聚类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分析了江淮梅雨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梅雨期暴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梅雨期暴雨量具有显著的候际、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区暴雨量峰值出现在6月第5候,北区峰值出现在6月第5候和7月第1候;南区暴雨贡献率大于北区,而北区暴雨集中率大于南区;南区暴雨量长期变化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而北区变化不明显;南北两区暴雨量均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77.
目前,国务院批准首个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并开始组织实施。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起完善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规划确定了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和空间大地控制网,进一步完善高程控制网、重力基本网以及相应的地面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全国的新一代高精度、动态测绘基准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国外卫星资源和我国自主测绘卫星,实现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全部陆地国土的覆盖。  相似文献   
78.
6年期间,在使用涕灭威的马铃薯种植区域,总共对4眼浅水监测井进行了19次采样,定期分析了这些样品中的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硝酸盐和不常见的离子、pH值、EH、溶解性氧以及碱度。地下水中农药残留物的浓度与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水位埋深、地下水补给的测量等几方面都有关。该浓度与补给的相关性说明了不饱和带的储藏量。最后一次使用农药后的第4年,由于这种储藏现象:水、土壤的条件;特别低的温度,抑制了活性物质的水解。  相似文献   
79.
大气环流对中国稻飞虱危害的影响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拴  霍治国 《气象学报》2007,65(6):994-1002
稻飞虱是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文中通过对上一年1月至当年8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构建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全面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量与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相关关系。筛选出了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52项,其对中国稻飞虱发生影响的重要次序为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槽类→其他类;影响的时段主要为当年7—8月,其次为上年6月至当年6月。其中,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关键环流因子分别有35项和12项,占全部关键环流特征因子的67%和2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稻飞虱发生的面积。确定的直接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有11项,其中6项较好地表征了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轻、偏轻、偏重、重4个级别的气候特征。用直接影响中国气候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建立了当年3—9月的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月预测模式,每月初可以制作预报。该模式历史拟合效果较好,对2003年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外延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5.6%、90.5%、90.5%、90.4%、90.9%、93.2%、96.3%。同时,本研究还利用1—11月稻区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所构建的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分析了关键环流特征因子与稻区生态气象条件、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相关密切,这种关系表现为大气环流通过影响稻区日照、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导致稻飞虱发生条件的灾变,进而影响稻飞虱发生面积率。  相似文献   
80.
冻结粉土动强度的荷载效应及长期极限动强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忠言 《冰川冻土》1998,20(1):42-45
荷载效应包括速率效应和疲劳效应两部分.速率效应使冻土的动强度和退荷回弹动弹模随应变速率加快而提高;疲劳效应使冻土的动强度随振频增加而下降,但在低应变速率下却使动强度略有提高.在高应变速率下动强度大于静强度,在低应变速度下动强度小于静强度,其间存在一个临界应变速率.通过动强度-破坏振次关系,可确定长期极限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