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952.
塞勒肯特岩体出露于谢米斯台中东部,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等研究,探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岩石成因。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400.9±4.3Ma)和石英闪长岩(398.1±4.5Ma)形成于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381.7±2.9Ma)形成于晚泥盆世。岩体整体富碱,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且富集轻稀土((La/Yb)N=5.09~9.22),Eu异常不明显,相对富集Rb、Th、U、K等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具有低的(87Sr/86Sr)i值(0.7040~0.7043),正εNd(t)值(+4.85~+6.18),年轻的tDM1(Nd)年龄(663~732Ma),二长花岗岩锆石εHf(t)值为+7.94~+12.12,tDM2(Hf)=648~889Ma;花岗闪长岩也具有低的(87Sr/86Sr)i值(0.7045~0.7046),正εNd(t)值(+4.61~+4.80),年轻的tDM1(Nd)年龄(731~749Ma),花岗闪长岩锆石εHf(t)值为+4.26~+11.69,tDM2(Hf)=631~1103Ma。综合研究表明,塞勒肯特岩体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大陆边缘弧环境,可能是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地幔楔产生的玄武质岩浆上涌,导致新生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二长花岗岩及石英闪长岩均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主要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花岗闪长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可能是幔源物质与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未发生完全混合,最终冷凝结晶的产物。谢米斯台地区与俯冲相关的中酸性岩浆活动至少从晚奥陶世一直延续至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953.
新疆巴仑台附近出露的辉长岩(骆驼沟岩体)是中天山地区出露最大的晚石炭世基性侵入体,该岩体分带明显,由边部的细粒辉长玢岩(冷凝边)逐渐过渡到内部的中粗粒辉长玢岩.中粗粒辉长玢岩的εNd值(+5.10~+5.74)和初始87Sr/86Sr比值(0.7055~0.7058)变化很局限,但边缘相细粒辉长玢岩的εNd值(+4.25~+7.28)变化较大而初始87 Sr/86 Sr值(0.7058~0.7059)变化较小.三个细粒辉长玢岩全岩样品构成一条Rb-Sr等时线,等时线年龄321±10Ma(MSWD=1.5,初始87 Sr/86 Sr值0.705725±0.000084),这与位于该地区以西大面积出露的粗面安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313Ma)接近.与晚石炭世粗面安山岩类似,骆驼沟辉长岩富集La、Sr和Ba.高的+εNd值表明形成骆驼沟辉长岩的岩浆具有亏损地幔的性质,但明显偏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说明骆驼沟辉长岩不是亏损地幔直接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可能是亏损地幔来源的岩浆与富La、Ba、Sr的长英质岩浆混合(或者与相应火山岩同化混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4.
基于 SWAN 波浪传播模型建立包含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传播的台风浪数值模型,通过多次台风引起的波浪模拟,证实该模型可适用于浙江沿海.将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在浙北至浙南3个不同地点登陆遭遇天文潮高潮位时产生的沿海波高过程.结果显示,在开敞海区,登陆点南侧附近及其以北沿海,台风登陆时过程最大有效波高与风暴高潮位基本同时出现,而在登陆点以南远区的沿海海域,最大有效波高出现在登陆前的一个高潮位附近;超强台风作用下浙江陆域沿海离岸近1 km 范围内有效波高可达4耀6 m.这些结论对海堤工程设计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5.
结合三台Trimble4000se型单频GPS接收机检测实例,提出了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分布统计的评价方法,以及在超短基线场内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的检测方法——多时段旋转检测台法、实例测试,按本论文方法得到的被测试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标准差为0.38mm。由测试实例得到如下结论: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评价方法以及检测方法更加合理、可信;在超短基线场内多时段测得的同一基线长度互差应小于2mm;GPS接收机系统软件对内噪声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中国大陆构造稳定性差及小型或微型板块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台地内水体较深、处于还原或弱还原环境的台槽比较发育,从而形成了多台槽结构.台槽结构使台地的沉积格局和岩相分布变得多样,台槽的存在及槽缘礁滩的发育使台缘障壁岛后缘进一步形成次级障壁体系,包括次级障壁岛以及次级障壁岛前缘和后缘.多台槽... 相似文献
957.
结合经验的台风风场模型和NCEP再分析资料构造了南海台风风场,并以此作为一个第三代海浪模式的输入模拟了1999年约克(York)台风经过南海时所产生的台风浪场.模拟结果显示,尽管文中构造的南海台风风场比较接近真实的风场,但模拟出的台风浪场相对于TOPEX/Poseidon高度计的观测波高仍有一定差异,因此进而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最优插值同化方法,开展了波高资料的初步同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资料同化显著地改进了海浪模式的(后)预报精度,而这种改进在涌浪区更加显著,同化有效维持时间大约是43h. 相似文献
958.
首先对武威地电台的台址、观测仪器、测项布设及观测环境等进行了简述。基于该台1983年以来的地电阻率观测结果,对甘肃及邻区(部分)MS≥5.0以上地震的临震异常特征与地质构造、电性结构、映震效果进行剖析,可为祁连山中西段地震前的预测预报提供较为可靠的地震三要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9.
江宁地电新台于1996年开始在新台址处正式观测。经4年的观测资料积累,已具备条件对新台的监测预报效能进行评价。评价表明,江宁地电新台观测资料可靠,观测精度较高。因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Ms6.1地震(△396km)和1997年7月28日南海Ms5.1地震(△360km)前,地电阻率值显示了较好的前兆异常。对台址测区附近(△〈10km)发生的ML2.1地震,江宁地电新台地率也观测到异常变化。由此 相似文献
960.
采用传统的理论模型或者经验公式构建台风动力场驱动海浪模式,无法反映台风影响下海气动力过程,难以为海浪模式提供高精度的台风风场、气压场数据。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中尺度大气模式WRF和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构建大气-海浪实时双向耦合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理想台风的模拟之中。建立的WRF-SWAN耦合模式能够成功模拟理想台风影响下的台风浪分布特征,揭示了台风风场和台风浪在空间上的“右偏性”不对称分布特征,该模型可推广用于实际台风浪的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