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40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关键部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剪应力的作用下,节点核心区通常产生显著的非弹性剪切变形。采用数值模拟研究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性能时,正确地计算节点核心区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是有限元分析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中节点核心区的受力变形特征,提出了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推导了节点剪应力-剪应变(■-γ)关系曲线的计算方法。以多组梁柱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斜压杆模型与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校核了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计算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与斜压杆模型相比,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能有效预测钢筋混凝土框架中间层中节点的■-γ骨架曲线,能较准确地计算节点峰值剪应力。  相似文献   
502.
进行了3个1/3缩尺的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包括1个混凝土中高剪力墙、1个内藏钢框架组合中高剪力墙和1个内藏钢桁架组合中高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剪力墙的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内藏钢框架混凝土组合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明显提高;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03.
欧阳谦  骆欢 《地震研究》2024,(3):350-358
现有钢筋混凝土(RC)柱抗侧移承载力预测模型缺乏泛化性能,延性柱抗弯承载力的预测模型不能用于非延性柱的抗剪承载力,反之亦然。机器学习(ML)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无法自动剔除冗余和不相关特征,使得ML模型复杂度高且容易过拟合。为此,提出一种樽海鞘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SALS-SVM)方法,基于给定的数据集,SSALS-SVM能利用樽海鞘优化算法(SSA)自动剔除冗余和不相关的特征,筛选最具代表性且各特征之间相关性弱的特征子集形成最优特征组合,同时对控制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模型既能识别出影响延性和非延性RC柱抗侧移承载力的设计变量,又能反映最优特征组合与抗侧移承载力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为了验证SSALS-SVM方法的泛化性能,基于248个RC柱抗侧移承载力试验数据,分别与现有的RC柱抗侧移承载力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SALS-SVM比现有预测模型的泛化性能最高提升了83%。  相似文献   
504.
为克服传统回归方式的局限性,同时解决机器学习模型可解释性差的问题,利用SHAP法与符号回归建立了具有更高精度的经验公式。为此,基于已有的试验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包含119个弯曲破坏矩形RC剪力墙的数据库。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剪力墙极限位移,其中XGBoost模型回归效果最佳。利用SHAP法对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并基于SHAP值对特征参数进行了筛选,以提升符号回归的效率与预测性能。提出的回归方法有助于克服传统回归方式的缺陷,与已有经验公式的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经验公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此外,对符号回归模型所选用的特征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并用XGBoost模型结果进行对比,以得到各特征参数在不同模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符号回归模型与XGBoost模型中各特征参数对极限位移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且符号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与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505.
单层框架建筑模型基础隔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叠层橡胶隔震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单层框架模型进行了振动台地震模拟试验,比较了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后,框架模型的地震反应比不隔震时大大减小,证明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技术是一种既有效又很安全的减震措施。  相似文献   
506.
本文阐述了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管顶偏后的纠正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排污水干管顶偏后通过管外加力法和管内加力法将其纠正的实例。  相似文献   
507.
南京太阳宫广场主建筑外表呈穹拱形,球壳半径61.7m,属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殊建筑。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建筑施工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508.
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破坏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过程,是当前建筑抗震设计与研究中提出的新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和破坏过程研究的进展,和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破坏评价的定量描述方法,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过程模拟的最新研究动态,指出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中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过程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09.
510.
异型柱框架弹塑性变形验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的试验,研究了这类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