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0篇 |
免费 | 1096篇 |
国内免费 | 8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7篇 |
大气科学 | 98篇 |
地球物理 | 497篇 |
地质学 | 3534篇 |
海洋学 | 247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291篇 |
自然地理 | 2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228篇 |
2021年 | 232篇 |
2020年 | 210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45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98篇 |
2014年 | 240篇 |
2013年 | 194篇 |
2012年 | 240篇 |
2011年 | 250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4年 | 6篇 |
1948年 | 3篇 |
1941年 | 6篇 |
193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2.
43.
阿尔卑斯-喀尔巴阡上白垩统大洋红层特征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代、岩性、古生物、沉积速率、沉积环境等方面对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地区的上白垩统大洋红层进行了详细对比,发现研究区内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最早出露于Cenomanian期,最晚可延续至古近纪,且在Campanian期出露最为广泛,其岩性以灰岩、泥灰岩和含泥灰岩为主,生物化石以浮游有孔虫为主,沉积速率较低且在各地不尽相似,在CCD面上、下均可以出现,沉积环境一般是大陆边缘盆地、斜坡和大洋盆地等远洋、半远洋环境。通过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4.
通过岩心观察结果,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歧深地区沙三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以单井沉积研究为基础,参考地震相与属性分析,同时结合砾岩厚度图、含砂率图及累计砂厚度图,编制了沙三段的沉积体系分布图,再现了歧深地区沙三段各层段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得出:歧深地区主要物源来自南部周清庄、西北部沈清庄及北部小站-葛沽;从盆缘至凹陷中心,研究区沙三段沉积体系分布属传统断陷湖盆充填模式,但以发育大规模远岸水下扇沉积为典型特征;歧深地区不同类型的构造古地貌控制着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特征,而断层转换带则影响着沉积砂体的再分配。远岸水下扇的浊流水道为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次之,而扇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及水下河道砂体再次。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等性块段指数法定量划分井田构造类型的基本原理。利用该法对筠连矿区新场井田的构造类型进行定量评价,得出该井田构造指数为1.98,属中等构造,证明原勘探所定构造类型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46.
11月11日."张家界地貌国际研讨会"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召开. 这是第一次在国际上正式提出"张家界地貌"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中国华南板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47.
华北地区广泛出露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中,冶金用白云岩主要产于奥陶系三山子组,其他层位较少。而安徽宿州龟山矿区熔剂用白云岩矿赋存于寒武系张夏组上段(∈2z2)。白云岩矿体总体呈单斜层状产出,矿体走向NE—NNE,矿体南北长大约2 km,储量超过6500万吨,规模为大型。矿石类型主要为鲕状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厚度和矿石质量沿走向、倾向和厚度方向变化规律,以及各组分含量变化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沉积环境及其相变,确定本矿床成因类型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该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本地区张夏组上段是寻找优质熔剂用白云岩的良好层位。 相似文献
48.
Shang Hong Liu Tianhai Zhang Jincheng Zhang Chengqiang Yu Haisheng Sun Baicheng Yang Huaining Du Xiaoxia 《中国地震研究》2010,24(3):320-334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mobile monitoring network in the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buil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Jinsha Rive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ideas and layout principle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mobile monitoring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types of monitoring networks used in the Xiluodu reservoir and Xiangjiaba reservoir, as well as the work already undertaken,in order to provide a kind of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49.
《地震研究》2021,44(2)
以金沙江上游贡扎村滑坡为研究对象,对滑坡滑床及堆积体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滑坡主要受岩层层面和两组共轭节理控制,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属于反倾边坡;堆积体内块石体积较大、形状规整,大部分保留母岩产状,在物质组成和结构上与滑床基岩存在较高相似性,判断贡扎滑坡为整体倾倒滑坡。(2)滑坡规模巨大,堆积体体积约4.5×10~7 m~3,结合川藏地区金沙江流域地震活动特点,推测造成边坡大规模倾倒的主要原因是地震作用。(3)根据两级堆积体分布特点和滑坡后壁结构面发育特点,认为滑坡变形分为4个阶段:坡脚岩土体滑移、陡倾面拉裂、板梁弯曲折断和碎屑岩块堆积。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坡内单一的岩性和岩层密集的节理是发生倾倒的内部原因,坡脚处岩土体滑移是倾倒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