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6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1065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589篇
地球物理   386篇
地质学   4315篇
海洋学   129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09篇
自然地理   106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Chromium pol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ampling the abandoned chromium contaminated sites in Chongqing. Its health risk was assessed following the procedures made by USEP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seriously polluted land was found at the former production area (G4) with average Cr(VI) concentration of 3369.2 mg kg-1 on the surface soil. The assessment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high risk of non-carcinogens for children. The assessed risk of the first layer of office area (G1) for children, chromium slag transition (G2), drainage pipeline chromium slag transition (G3) and production area (G4) for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were not acceptable (〉1.00× 106). It wa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 accessible measures of remediation should be taken for a por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before the reuse of abandoned lands.  相似文献   
992.
通过洞庭湖平原与周边丘岗山地区深、表层土壤中54项指标的地球化学分析对比,研究成壤过程中元素的自然分异和人为叠加作用造成的土壤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差异;以深层土壤为参照,求解区域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并以此为标准提出表层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的地球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正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六大队创建于1971年,业务范围包括矿产地质勘查与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及地质灾害评估、钻探施工、岩土测试分析、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地形地籍与规划测量、数字化成图及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并延伸至电力钢及其他钢结构加工、制作及安装等领域。现有职工380人,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白山市恒基煤矿为例,在阐述矿区地质环境基础上,探讨了矿山开采中的含水层结构破坏评估方法,含水层水位、水量变化、和采矿活动对含水层水质造成的污染。最后提出了防治措施,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矿山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为更加准确地模拟重金属随泥沙迁移的过程,避免传统模型在描述重金属的吸附解吸时只能片面地考虑简单物理过程的不足,在水沙输移模拟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重金属随泥沙迁移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建立了完整的水动力-泥沙-重金属迁移数学模型。模型利用泥沙颗粒表面复杂形貌与电荷的关系来修正表面络合模型并以此分析了水体中的重金属与泥沙颗粒表面基团间的化学成键作用,同时根据化学反应的不同条件,并结合床面冲淤,将床面泥沙分为有氧层和无氧层分别考虑重金属的沉积与再释放。模型模拟了水槽试验中重金属Ni随泥沙迁移的情况,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了建立的模型可以合理地反映重金属随泥沙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武周虎 《水科学进展》2014,25(6):864-872
以排污口为坐标原点,通过数学推证了岸边排放时P(x,y)点与中心排放时Q(x/4,±y/2)点的污染物浓度对应相等.通过计算实验和曲线拟合,分别给出了中宽河流污染混合区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相应的纵坐标、面积等参数以及河流中心线和两岸线沿程浓度分布的实用化公式,给出了污染混合区的近似外边界曲线方程.对中宽河流污染混合区范围的计算和环境敏感点的浓度预测,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准确、简便、快捷的实用化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离心实验模拟以其可以获得与原型一致的应力水平并且能够大大缩短原型历时而被应用于污染物迁移实验研究。在离心相似理论及离心实验模拟的相似基础上,重点回顾了离心机在饱和带水分、非饱和带水分、保守性溶质、NAPLs、重金属、核素迁移以及污染场地修复方面的实验应用。最后讨论了离心模拟中土壤预制和加速度选择的问题,并简单介绍了离心监测方法。可以得出结论:离心机能够成功用于各类物质迁移的实验研究中,离心实验模拟能够为理论和数值等分析方法快速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但离心实验的理论基础和监测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也应积极开展更接近实际情况下的离心实验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998.
京津冀区域大气霾污染研究意义、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频发的霾污染是目前京津冀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合理快速发展与防止大气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国内外典型大气污染事件的产生及治理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结合我国当前霾污染问题产生的特殊性,分析了京津冀区域霾污染研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气候和环境变化、人体健康和区域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阐述了京津冀霾污染现象频发的主要客观要素和内在原因,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工作中的不足。最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推测了京津冀及东亚地区未来大气污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中国超大城市户籍人口转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超  杨东阳  赵江南 《地理学报》2022,77(2):369-380
“十四五”时期到2030年,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约18%,老龄化压力与劳动力市场缺口使大城市纷纷出台“抢人”政策,市民化程度亟待提升,焦点在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超大城市每年户籍人口转化数相差很大,学界对此缺乏研究,使得城市每年能“化”多少户籍人口成为重要学术问题。本文结合自然和社会两个视角,选取简明指标,构建可能—满意度模型,测算4个超大城市年均户籍城镇化转化缺口,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超大城市户籍缺口的主导因素。影响超大城市户籍人口转化的因素主要是医疗、教育和供水。城乡治理亟需转变被动和僵化的制度安排,实现弹性的常态化治理。  相似文献   
1000.
金昭  吕建树 《地理研究》2022,41(6):1731-1747
为识别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厘清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MLR)、弹性网络回归(ENR)、随机森林(RF)、随机梯度提升(SGB)、堆叠(stacking)集成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基于模型平均的神经网络集成(avNNet)、线性核支持向量机(SVM-L)和高斯核支持向量机(SVM-R)共九种机器学习模型,利用山东省中部土壤重金属(Cd、Cu、Hg、Pb和Zn)和环境辅助变量数据,开展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精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F对五种重金属空间预测的决定系数(R2)介于0.263~0.448之间,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小于8.408和10.636,预测值/实际值(P/O)均接近于1,对五种重金属的预测效果均较为理想,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的最优模型;SVM-R整体预测性能仅次于RF,各项精度评价指标均相对稳健,可作为备选模型;其余七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均明显低于RF和SVM-R。RF的空间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五种重金属呈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含量均由研究区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包括东北部、北部和南部3个高值区,且高值区与当地工业–交通密集区的分布格局一致,反映出人类活动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可为区域土壤污染调查、评价和管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