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1篇
  免费   1983篇
  国内免费   1231篇
测绘学   2382篇
大气科学   2463篇
地球物理   4344篇
地质学   2210篇
海洋学   1228篇
天文学   1384篇
综合类   908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8篇
  1965年   8篇
  1961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林曼 《河南气象》2004,(4):45-45
一是在班前保证休息。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值班期间精力充沛 ,才不易出现因瞌睡导致的漏点小数点、器差订正错等错误 ,保证本班质量。二是做到勤比较。只要留心 ,就能发现观测记录有时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通过比较可减少误读的可能。即使出现异常情况 ,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预审员对记录提出疑问时 ,你就能解释清楚当时的天气条件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三是认真复读。我的经验是复读必须查刻度上的格。观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读数准确 ,但有时我们自己觉得对温度表、气压表等观测仪器已经是看了多年了 ,轻车熟路 ,瞄一眼就知道读数是多少 ,即使复…  相似文献   
2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地温场规格为 2× 4平方米。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经常松土及除草 ,导致地温场面积不断变化。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局在绿化观测场时 ,给地温场装上了稀疏围栏 ,围栏高约2 5厘米 ,在北边开口 ,口宽约 70厘米 ,材料使用的是白色镀塑钢筋 ,与观测场围栏颜色一致。地温场装上围栏后 ,一是控制住了地温场面积大小 ,二是有效地防止了刺猬等小动物进入地温场 ,三是使地温场与观测场边界分明。大观测场中镶嵌着小地温场 ,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给地温场装上围栏@李振刚$济源市气象局!河南济源454652 @王双霞$济源市气象局!…  相似文献   
23.
兰陵  李新勇  夏爱国 《内陆地震》2004,18(4):382-384
在以往30多年曲地震地下流体水位观测中,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分析预报人员积累了大量水位震例数据和不少宝贵经验,但这些震例和经验都是基于以往的模拟水位观测资料基础上的。如果观测方式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那么以往的震例经验还能否继续适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一种利用单频GPS观测量进行高精度动态定位的方法,这种利用C/A码和L1载波组合的方法适合于大多数的非测地型GPS接收机;并分析了该方法用于星载GPS动态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涡北勘探区属于河网地带,难以进行正常的地震施工。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规则束状观测为基础和特殊观测系统相结合的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适应了这种复杂的地表条件,获得了"空白区"的地震资料,为今后类似地表条件地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6.
利用饶平站2011年1-12月定时人工观测能见度资料,对比Belfort M6000能见度仪测得的能见度数据,分析表明:M6000能见度仪器测值与人工观测值在0~20 km两者相关性高,随着能见度的增大两者差距也越大;能见度仪器测量相比人工观测具有高精度、数据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等特点;人工观测能见度观测范围广,观测所得为周围大气平均状况,在大气不均匀下误差较小;出现视程障碍天气现象时M6000能见度仪测量值在空气中含有高水汽、液态水的情况下比人工观测能见度值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27.
陈往溪 《广东气象》1997,(2):28-29,27
汕头多普勒天气雷达站于1995年底建成,1996年2月份投入业务使用。多普勒雷达站与汕头气象局本部隔海相望,直线距离约为11km。原来的资料传输方式是采用有线程控调拨,传输速率最高为9600bps,有时因线路质量差而使速度降至2400bps以下,甚至无法联网,还时常因线路中断而无法传输。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量极大,每水平扫描一圈,强度图和速度图的数据量都为724112字节,立体扫描一次4层的数据量已有2.SMB,12层达7.ZMB。9600bPS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传输如此大数据量的要求,而只能传送部分二次处理产品的压缩文件,这对于多普勒雷达资…  相似文献   
28.
Three ship-based observational campaigns were conducted to survey sea ice and snow in Prydz Bay and the surrounding waters(64.40°S–69.40°S, 76.11°E–81.29°E) from 28 November 2012 to 3 February 2013.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sea ice extent and its variation, and the ice and snow thickness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variations with time in the observed zone. In the pack ice zone,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pack ice changed little, whereas the northern edge retreat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two earlier observation periods. Compared with the pack ice, the fast ice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slower variation in extent with its northernmost edge retreating southwards by 6.7 km at a rate of 0.37 km?d-1. Generally, ice showed an increment in thickness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from the end of November to the middle of December. Ice and snow thickness followed an approximate normal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two earlier observations(79.7±28.9 cm, 79.1±19.1 cm for ice thickness, and 11.6±6.1 cm, 9.6±3.4 cm for snow thickness, respectively), and the distribution tended to be more concentrated in mid-December than in late November. The expected value of ice thickness decreased by 0.6 cm, whereas that of snow thickness decreased by 2 cm from 28 November to 18 December 2012. Ice thickness distribution showed no obvious regularity between 31 January and 3 February, 2013.  相似文献   
29.
30.
近50年,由于大地测量观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大地测量学科不断进化,并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本文首先简述了大地测量学发展的背景和在历史上发挥的主要作用,梳理了大地测量传统学科的形成。进一步,分析了大地测量发展现状,侧重从观测手段的进步描述学科的发展;从应用领域的拓展描述交叉学科的形成;从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出发,描述了大地测量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大地测量现阶段学科分类建议,试图为大地测量工作者的科研选题、基金申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