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6篇
  免费   1506篇
  国内免费   840篇
测绘学   958篇
大气科学   268篇
地球物理   1783篇
地质学   2854篇
海洋学   988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545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12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首都圈地区1992~2004年间280多个GPS点位复测资料,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地壳形变速度场,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速度场由北向南由4 mm/a逐渐增加到9 mm/a;采用边界元(BEM)理论及位移不连续的多边形元素构建断层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均匀介质且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弹性空间模型反演计算了断层滑移量,模拟了GPS点位的位移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主要活动断层和首都圈地区的地表、地表下15 km和25 km剖面的静态位移场、应力及应变场.结果表明,GPS点位的模拟位移场与观测值在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误差分别为0.68 mm及0.77 mm,各个主要活动断层在1992~2004年间的构造活动较弱,随着深度的增加,剖面的应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2.
利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结合GPS/Leveling方法计算韩国行政自治部管辖内30所GPS常年观测站天线基准点的正高。并联合进行对水准点和GPS常年观测站偏心点的重力测量,使用正高改正方法计算出其改正量,提高正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3.
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别山黄石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上有很多近水平的反射体,表明大别山中心部位的中、下地壳内也有近水平的分层性。反映有流变性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与大型薄皮构造理论对岩石圈性质的认识一致,因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应服从薄皮构造的运动规律。结合以往对大别山区划分的岩石一构造组合,在前人对此反射地震剖面所作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对反射地震剖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解释,并建立了大别山造山带在此剖面上的两维几何结构。剖面南部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背斜构造。地表15km深度内为由碰撞混杂岩组成的扬子与中一朝大陆之间的主滑脱带。剖面中部为造山期后的侵入体。剖面北部为主滑脱带的根带(通常认为的缝合带),根带被中生代形成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切割。剖面最北端为变质复理石中略晚于主滑脱带的反向冲断带。推溺l下地壳的断开距离在扬子大陆俯冲时(三叠纪前)规模较大,然后逐渐缩小,直至保留到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94.
在福建省闽侯县鹅宅-南园村层型剖面所划分的南园组被证实为早白垩世石帽山群后,原鹅宅-南园村割面已失去层型剖面的意义.通过125万周宁县幅、福州市幅、莆田市幅、泉州市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系统研究,在福建省仙游县园庄建立了南园组的新层型剖面,重新厘定了南园组的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根据地层叠覆关系、同位素测年和古生物资料的系统研究结果,将南园组的时代重新厘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  相似文献   
95.
基于ICCP算法的重力辅助惯性导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迭代最近等值线算法(ICCP)是一种重要的匹配导航算法,文中首先介绍ICCP算法的基本原理,随后在0.2′×0.2′重力异常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ICCP算法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最佳匹配位置。最后为了验证匹配位置是否可用于修正惯导误差,提出将匹配位置误差作为观测量,用卡尔曼滤波对惯导系统误差进行最优估计。由最后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ICCP算法可有效抑制惯导纬度误差的增长,且最大纬度误差不超过2,′以匹配位置误差作为观测量可以用来估计惯导方位误差角。  相似文献   
96.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作为GPS/重力边值问题理论及方法的应用,在对GPS/重力方法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N区的600个GPS/重力数据和48个高精度GPS水准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通过拟合法和系统差直接改正法进行的精度分析表明,应用GPS/重力数据结合水准方法确定的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98.
盘南响水井田播土采区内北西向断层成组出现,倾向相对,地面大致平行或呈透镜状延伸,深部相交消失,空间形态组合类似船体形状。通过对船形构造内的断层组合及成因分析,认为该船形构造属挽近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重力滑动构造,其两侧利用和追踪了先期形成的北西向断层,主滑面主要沿煤系地层中部的17、19煤层等软弱层发育。根据船形构造发育特点,分析了各个船形构造对煤系地层及煤层的切割破坏程度,为矿井生产中的构造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
华南二叠-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1994,18(2):110-118,145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应严格区分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即为事件地层界线。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不能与“混生层”或“过渡层”的概念连在一起。长兴煤山忠心大队剖面是最好的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二叠-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为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其位置就在长兴剖面界线层(混生层)2的内部,比事件地层界线高15cm。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即为长兴阶的顶界。  相似文献   
100.
潘懋  徐建红 《第四纪研究》1993,13(3):240-249
关于第四纪埋藏沉积物成因类型的研究,常规的方法是利用钻井取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所得结论往往是定性的。由于钻井取芯的费用十分昂贵,且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收获率一般比较低,所以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地球物理测井具有快速、经济等特点,因此该方法在第四纪沉积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测井相分析的定量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