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篇 |
大气科学 | 30篇 |
地球物理 | 70篇 |
地质学 | 30篇 |
海洋学 | 6篇 |
综合类 | 28篇 |
自然地理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案件原因 某乡镇税务所因办公需要,于1976年同当地某生产队达成协议,占用该生产队土地建办公场所,并于同年8月份签订了合同书. 相似文献
222.
避难建筑通常采用置换混凝土方法抗震,建筑对高强度地震的抗震性能差。因此提出高强度地震下带钢避难建筑抗震设计方法,采用复杂网络带钢避难建筑加固模型对加固前建筑的混泥土强度与荷载能力进行计算,增大框架柱截面,提升带钢避难建筑荷载。采用复合墙体受力加固模型提升建筑墙体抗震性。对加固后建筑模型的坍塌风险评估时,采用带钢避难建筑坍塌的全概率衡量加固后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抗坍塌安全性。设计使用年限内加固后的带钢避难建筑的强震CRC超出概率是P(IMCRC),确保其在高强度地震下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下的带钢避难建筑在遇到强震情况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24.
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管理可有效提升地方应急管理能力与城市韧性。基于中国城市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统计数据集,采用实证分析、GIS综合叠置与非参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成因分析,并结合新形势要求与国内外实践经验给出发展提升对策。结果表明:我国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工作存在“重政策,轻效能” 、 “重专项,轻统筹” 、 “重体量,轻标准” 、 “重硬件,轻软件” 、 “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经与灾害背景与承灾体统计数据对比,可根据“统筹工作组织体制” 、 “规范规划建设机制” 、 “创新运营管理模式” 、 “完善法制条例体系”方面分析关键成因并提出提升对策。本研究对有序推进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5.
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社会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本文结合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现状及特征,提出了地质灾害隐患应急避险场所的概念、适宜性评价原则及标准。 相似文献
226.
针对地震灾害应急疏散策略,构建了一种基于避难场所容量限制的灾民应急疏散分配与路径选择算法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避难场所的容量受限性和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在兼顾避难场所容量限制的同时,使灾民的总疏散距离成本最小化。以北京市东西城为例,对给定情景下的灾民应急疏散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考虑避难容量限制的情形下,无论是地震初期,还是地震中后期,研究区域内现有应急避难场所的容量都不足以满足区域居民的避难需求。基于实际道路疏散成本和避难容量限制的灾区应急疏散路径评估模型,不仅能够给出各疏散需求点最佳的疏散目的地和具体路径,还能给出避难容量限制下各需求点疏散到不同目的地的人数,以及无法满足避难需求的居民数量。 相似文献
227.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的地震避难场所需求人数估计方法却难以满足当前精细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需要。为此,以天津市河东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基础数据的地震避难需求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精细建筑物数据,进行人口空间化;然后,基于单体建筑物数据,提出三种不同地震强度设定情景下临时和长期避难人数的计算方法;最后,在研究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场景下避难场所需求能力的估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研究区内现有的临时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均无法满足应急避难需求。 相似文献
228.
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增强城市抗灾能力,提高城市灾害韧性,降低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对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现状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ANP-SWOT模型对其发展规划进行分析。首先运用SWOT分析方法确定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未来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其次运用ANP分析法构建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发展规划的网络层次结构,结合专家咨询,通过赋值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发展策略。结果显示,分布不均、数量不足、尚未形成专门的应急预案是制约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的关键问题;最佳发展策略是加快推进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