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锶钡比是常用的海陆相沉积环境判别手段之一,黄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的传统全量锶钡比介于0.45±0.5之间,无法判别其海陆相沉积环境。黄河三角洲钻孔样品的选择性提取结果表明,全样的总量钡和锶中的75%以上的钡和50%以上的锶赋存于与沉积时的海陆相地球化学环境无关的陆源碎屑矿物中,在判别海陆相沉积环境时是应该剔除的。不同选择性提取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的锶除碎屑硅酸盐矿物态外,主要呈现可交换态和碳酸态,赋存形态比较单一;而钡除了碎屑硅酸盐矿物态外其赋存形态复杂。以提取可交换态为主的醋酸钠法和醋酸铵法、以提取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为主的柠檬酸法和稀盐酸法及络合剂+稀盐酸法所提取的锶钡比,均能较好地区分黄河三角洲的海陆相沉积环境。来自黄土的黄河三角洲物源的高碳酸钙和醋酸不能提取重晶石中钡的双重特殊性,导致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稀醋酸法提取的结果具有高锶低钡的特征并造成锶钡比偏高,尽管其锶钡比都大于1.0,但其对沉积时盐度环境的响应灵敏度大于其他选择性提取方法。选择性提取方法是解决目前传统的全样总量锶钡比海陆相沉积环境判别效果不佳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六价铀在碳酸盐体系中的溶解行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矿样在密封条件下,六价铀与碳酸盐形成「UO2(CO3)3)」^4-而转入溶液,同铀(Ⅳ)、铁(Ⅱ)、铁(Ⅲ)等分离的最佳条件。制备液用亚铁还原-钒酸盐滴定法测定。对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总铀、铀(Ⅳ)和铀(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准确度、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提出了三点法的基本计算式、精确计算式和测定误差公式,拟定了三点法的基本分析步骤,并进行了实验室内论证和现场实践,表明了该法不仅适用于室内,也适用野外现场的水质分析,能在野外现场及时准确地提供一些过去只能在室内提供的水质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4.
马字发  张会平  马元旭  赵旭东 《地质学报》2022,96(10):3658-3673
河流系统是研究构造、气候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也是地貌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河流系统中河道沉积物运移深刻影响着地貌演化的进程,而沉积物粒度的沿程变化特征与趋势则可以揭示有关泥沙动力学的重要信息。目前,关于河道沉积物粒度存在沿程变化现象已有大量研究,但河道沉积物粒度沿程变化的具体机制尚存争议。此外,河道沉积物粒度沿程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也尚未明确。本文总结了全球河流河道沉积物粒度沿程变化及其不确定因素的分布状况,并调查了磨蚀、水力选择性搬运及综合作用对沉积物粒度沿程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沿程细化机制研究中,磨蚀作用过程的探析相对较少。磨蚀由研究区岩性决定,并且非耐磨性岩性颗粒会产生强烈的质量损耗。虽然磨蚀对河道沉积物沿程细化的影响有限,但在河道上游以劈裂和切削方式引起的磨蚀过程不能忽视。相较于磨蚀,水力选择性搬运或分选过程受到广泛关注,说明水力分选在自然界河流沉积物粒度沿程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也有部分研究探讨了河道沉积物粒度沿程变化的综合影响因素,并且发现由于有些因素干扰河床沉积物在沿程方向也会存在粗化现象。粗化一般发生在山区坡度较陡、河流源头崩积河段,而引起粗化的因素主要有支流的汇入、沉积物横向输入、高能泥石流以及冰川作用补给、人为河道改造和大坝修建等。现有的研究表明河道沉积物粒度沿程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变化特征受多时空因素的影响,河道沉积物粒度沿程变化特征及其与外界因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仍需要利用大量室内室外调查和分析,揭示不同时空尺度河道沉积物侵蚀搬运过程,深化对河流地貌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5.
碳酸盐岩锶同位素比值测定中的残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经HAc溶解后的碳酸盐样品的残渣进行分析,验证了碳酸盐岩中所合非碳酸盐组分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较高的事实,同时也论证了HCl溶解碳酸盐岩样品的不足,即造成非碳酸盐的溶解,从而导致^87Sr/^86Sr同位素比值质谱测定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116.
稀土元素在成岩型海洋铁锰结核中的富集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学钧  文丽  林学辉  姚德 《海洋科学》2009,33(12):114-121
借助相分析中的偏提取方法对取自东太平洋深海平原上的成岩型铁锰结核进行了选择性提取实验以研究稀土元素在其中各矿物或氧化物相中的分布模式以及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机制.结果显示,尽管1 nm-水锰矿相对无定形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而言是成岩型结核中的优势矿物,但是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无定形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中.虽然稀土元素在海水中主要是以碳酸盐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但是无定形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则是从海水中获得自由稀土元素离子来络合,而1 nm-水锰矿则直接吸附稀土元素的碳酸盐络合物.因此,无定形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对稀土元素来说具有比1 nm-水锰矿更强的络合能力.成岩型结核的Ce负异常是由于成岩型结核形成于缺氧微环境中,该环境不能把可溶性的Ce~(3+)氧化成不溶性的Ce~(4+)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117.
118.
运用化学法测定矿石中红柱石含量,关键是溶剂的选择。当矿样中存在黑云母、石榴石、石英等矿物时,可采用NH_4F—HNO_3作选择溶剂,经对试样20次测定,其RSD(%)=5.30%。当矿样中存在有十字石时,可采用NH_4HF_2—HNO_3作选择溶剂,通过十字石和红柱石不溶解率的差异将二者分离开,然后用联立方程和经验公式运算求出红柱石的含量。本法对试样8次测定,其RSD(%)=3.86%。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分析研究区不同类型污染源条件下各类土壤元素含量的顺序,认为重金属在各类污染源土壤剖面中含量的顺序主要为:垃圾堆放污染类污水排放污染类禽畜粪便污染类;水溶性相对较强的K+,Mg2+,Na+,Cl-,SO2-4等离子,受污水排放类污染的影响明显,含量顺序为:污水排放污染类禽畜粪便污染类垃圾堆放污染类;NO-3在土壤中含量的顺序为:禽畜粪便污染类污水排放污染类垃圾堆放污染类;土壤主要常量养分在土壤中含量的顺序为:污水排放污染类垃圾堆放污染类禽畜粪便污染类。选择性种植的观点认为,在土壤肥力充足但重金属元素富集的土地,选择对该重金属元素富集较少的蔬菜(瓜果)进行种植,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土壤肥力,另一方面较好地规避了重金属对作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0.
南海区拖网方目网囊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地确定南海区拖网网囊的结构和适宜网目尺寸,于2000年11月24日-12月20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以外海域水深36-70m拖网渔场,对4种不同网目尺寸的方目网囊进行了网囊套网式捕鱼选择性试验,获得了蓝圆Cuan(Decapterus maruadsi),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等3种主要鱼种的选择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4种方目网囊的数量平均逃逸率均高于重量平均逃逸率,网囊渔获的优势体长总是大于套网渔获的优势体长,蓝Cuan,多齿蛇鲻,条尾绯鲤之类的圆体鱼类比扁体鱼类更易于逃出方目网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