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4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首先提出了浮点变换完全去相关法,该方法能够在单历元动态确定整周模糊度。研究了基于载波相位测量的完好性监测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残差构造统计检验量,对整周模糊度进行检测。分析了定位误差保护限与卫星构型、漏警概率的关系。实测数据表明,整周模糊度在单历元动态求解的成功率为100%,增加1颗卫星将使垂直定位误差保护限减少约0.2 m,统计检验量检测周跳的正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2.
高精度GPS动态定位中周跳检测量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GPS周跳探测与修复的目的、步骤和构造周跳检测量的基本思想。基于GPS观测量,给出了几种常用于GPS动态定位的周跳检测量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种检测量在应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3.
关于GPS载波相位中的野值周跳与模糊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于双频GPS接收机,Gipsy软件可以对单站载波相位测量中野值,周跳进行自动检测与修复,本文用实测数据对Gipsy算法的效率进行评估。计算表明,对P码伪距的情形,该算法对周跳的修复基本无误;对C/A码的伪距情形,则会有正负几周的误差。本文提出在Gipsy算法中加进小波方法,用来估计模糊度,计算表明,可极大地提高Gipay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4.
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48年(1957~2004年)中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 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华南前汛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划分问题.首先,选择了研究华南前汛期问题的区域和代表站点,然后对降水量、水汽(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前汛期起、止前后上述要素均有阶段性的突变.其中4月第1候(19候)是华南前汛期的开始,可降水量、水汽通量和假相当位温等增加显著,对流开始活跃,水汽通量散度也由辐散变为辐合,降水量明显增加.但4月份总体雨量不强,主要为锋面降水.5月份随夏季风爆发,水汽继续增加,对流活跃,进入季风降水阶段;夏季风降水盛期时段主要集中在6月份.6月第4候(34候)前汛期结束,各降水指标骤减.然后根据降水和环流指标,提出了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标准,定义了逐年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最后对华南前汛期开始期之前、之后以及结束期之前、之后的大气环流背景做了对比分析.指出,前汛期开始前,环流形势有利于华南地区增暖增湿;开始期以后则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造成连续降水,使华南进入前汛期.而前汛期的结束,则是由于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第一次北跳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5.
利用2016年(站址迁移对比期)萧山国家一般气象站新、旧址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逐日观测值,采用差值标准差、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风向相符率、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以上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新址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平均值均低于旧址,差值分别为-0.4℃、-0.7℃、-0.2℃,新、旧址的最高气温差异最大;新、旧址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在春、夏季节比较接近,而在秋、冬季节相差较大。2)新址相对湿度大于旧址,差值年平均为3%,新、旧址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9—12月新旧址的相对湿度差值较大。3)新址的年降水量比旧址偏多110.3 mm,雨日比旧址偏少22 d,年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为7%,4—6月和9—11月期间新旧址的降水量观测数据差异较大。4)新址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均比旧址偏大,差值年平均分别为2.0 m/s、3.6 m/s、3.5 m/s,新、旧址在春、夏季的风速相差较小,秋、冬季相差大,新、旧址在大风日数和静风出现次数上一致性较差;全年风向相符率为42.5%,两站址风向一致性较差。5)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月(年)平均值与旧址近20 a的观测数据差异不显著,平均风速差异显著。分析认为,测站环境、海拔的不同以及小气候的影响,是造成以上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6.
地面气象站环境变化对气温序列均一性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研究浙江省地面气象站环境变化对气温序列均一性的影响程度,采用测站历史沿革资料,对全省测站环境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采用距平累加、偏差界限值、F值检验法,对36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并对非均一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4年,浙江省测站的地理环境有显著改变;36站中有39%的测站为非均一性,产生非均一性的测站中,迁站原因占57%,环境恶化占36%;测站迁站引起的非均一性多发生在1980年以后;测站迁站时,新旧站址海拔高度差大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是造成气温序列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迁站后气温序列较旧址存在偏高或偏低现象,其值对累年平均值有影响。指出了测站在迁移或环境变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助于减少气温序列非均一性。  相似文献   
107.
该文首先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淮入梅前后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江淮入梅前期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副热带高压首先在太平洋中部增强北跳, 而后向西扩展导致太平洋副高西部脊 (120°E) 的增强北跳。进一步分析表明, 在太平洋中部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跳和西伸之前, 副热带高压南侧ITCZ中对流和孟加拉湾北部的对流活动明显并且都经历了一次增强活跃过程, 这意味着热带ITCZ和孟加拉湾北部对流的异常活跃可能对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跳西伸产生影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结果表明, 赤道中太平洋ITCZ中对流异常活跃不仅可导致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移, 而且还可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伸, 与诊断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对长春净月地震台TJ-ⅡC型体应变仪观测资料(从安装初期到正常工作及记录到大量应变地震波)的分析,针对台站观测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漂移、突跳、阶跃、地震异常及干扰),对各种现象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如何正确理解这些丰富的信息,是准确识别震前异常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将干扰因素与地震前兆异常进行区分,将其从观测资料中剔除,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台站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我国东南象限冬、春季雨带的相关分析,发现当冬、春季之间地气形势稳定时,约有68%的春雨带位于冬雨带南方50~300 km的范围内,此统计结果可作为预报春雨的指标;当冬季地气形势出现“双跳型”时,冬、春季之间的雨带可相距500 km以上,此时冬、春季的地震时空变化有可能作为春雨位置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模糊度函搜索技术可以完全消除周跳对GPS基线求解的影响。本提出了一种新的GPS双差模糊度函数,并仔细研究了该函数的形状,以及基于该函数的GPS基线搜索求解的方法。章最后还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