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77篇 |
免费 | 1675篇 |
国内免费 | 7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7篇 |
大气科学 | 30篇 |
地球物理 | 4864篇 |
地质学 | 3002篇 |
海洋学 | 279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840篇 |
自然地理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316篇 |
2022年 | 391篇 |
2021年 | 375篇 |
2020年 | 307篇 |
2019年 | 337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243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309篇 |
2012年 | 355篇 |
2011年 | 307篇 |
2010年 | 306篇 |
2009年 | 368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92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281篇 |
2003年 | 294篇 |
2002年 | 297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256篇 |
1999年 | 242篇 |
1998年 | 225篇 |
1997年 | 245篇 |
1996年 | 290篇 |
1995年 | 295篇 |
1994年 | 239篇 |
1993年 | 226篇 |
1992年 | 209篇 |
1991年 | 173篇 |
1990年 | 154篇 |
1989年 | 115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163.
164.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构造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南海周边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及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海周边1989-2014年的潮汐资料和GPS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海周边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以及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对该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周边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以上升为主,平均上升速率(4.53±0.20) mm/a,高于全球平均速率,且2004年后上升趋势加剧;南海周边相对海平面呈现6类较典型的变化特征,并存在与板块构造相对应的分区聚集现象,形成了中国东南和越南沿海、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北部、菲律宾群岛等4个变化特征区。受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的影响,马来半岛、南沙和西沙海域的地壳形变由上升趋势转为下沉,加剧了相对海平面的上升;中国东南沿海和菲律宾群岛受地震影响较小;越南沿海和加里曼丹岛北部区域的地震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8.
断层对盖层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小了盖层的连续封盖面积,二是减小了盖层的厚度。盖层被断层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层的断距、倾角和盖层厚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盖层有效断接厚度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我国部分与断层有关的大-中型气田气柱高度资料,发现了有效断接厚度与所能封闭的最大气柱高度的对数线性关系,并由此提出了评价被断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的新方法。通过对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膏泥岩盖层的应用研究,所得结论与勘探实践完全吻合,证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9.
采用断层面剖面法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南堡断裂构造带内的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进行了钻前预测,指出主要断层的封闭性对该构造带内潜在油气藏形成的作用和寻找较大规模的油气藏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170.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川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