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this paper,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seismic network of Vietnam and the ability of the network to monitor earthquakes is presented.The seismic activity of Vietnam as a country of high seismictiy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is described.The current state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in Vietnam and cooperation with institutions outside of Vietnam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102.
越南北方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越南北方19个代表性站点,近50a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越南北方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EOF(Emp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气候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气候异常导致气候变率不稳定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03.
亚洲地震委员会(Asian Seismological Commission)第五次大会于2004年10月18—2lEt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召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传镇当选为新一届亚洲地震委员会主席。俄罗斯的S.Goldin教授当选为第一副主席,越南的Cao Dinh Trien博士当选为第二副主席,印度的R.K.Chadha博士当选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104.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越南降水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1979-2002年CMAP全球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越南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受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南南北方降水具有不同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且夏、秋季降水的变化呈反位相关系,而北方降水则集中在夏季。夏季索马里气流与同期及后期越南南方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期为显著的正相关,后期为显著的负相关。相对而言,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和越南北方降水的关系不显著。另外,夏季赤道印度洋西风与越南夏秋季降水的相关与索马里气流类似,表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可能是通过改变纬向水汽输送来影响越南南方降水。  相似文献   
105.
106.
纵览世界各国和周边国家,越南是近30年当中行政区划变动最大和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越南自1975年南北统一以来,36个省和3个中央直辖市,在短短的30年当中,经过数次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截至2004年底,越南全国现划分为59个省和5个中央直辖市,纵览世界各国和周边国家,越南是近30年当中行政区划变动最大和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7.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的东部,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呈狭长条带状,其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超过3200公里。近年来,由于其在海域进行的油气勘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8.
根据对越南红河三角洲的2个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结合沉积特征和高精度的AMS^14C测年数据,恢复了近五千年来百年一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发现了3个分别开始于4530cal.aBP,2100cal.aBP和620cal.aBP的明显降温事件,其中4530cal.aBP和620cal.aBP降温事件可与全球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中的“新冰期(Neoglacial)”和“小冰期(Little Ice Age)”相对应,可能与由北大西洋地区几个短期变冷事件的全球气候响应机制有关。3340cal.aBP以来,人类干扰性植物成分的增加,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的影响改造作用增强,因此,本研究中气候的降温事件不排除人类影响的因素,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分布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总有机碳(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以及木质素方法,对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进行研究,结合粒度数据,分析其有机物分布以及来源。结果表明,红河口表层沉积物的(C/N)mol在2.7—18.7之间;有机碳(OC%)和总氮(TN%)在近岸粒径大的站位含量低,粒度小的站位含量高;δ13C(‰)在22.8—25.9之间;Λ8(mg/100mgOC)在0.2—4.9之间。使用简单二端元模型计算后发现陆源有机物在表层沉积物中占的比例在3.7%—89.5%,并且与粒径大小有关,粒径大陆源有机物比例低,粒径小陆源有机物比例高,说明水动力分选是控制陆源有机物分布的主要因素。C/V和S/V分别为0.29±0.13和0.87±0.18,表明该区域的陆源有机物来源于被子植物的草本和木本部分混合。V系列的酸醛比(Ad/Al)v在0.38—2.43之间,平均值为0.70,说明该区域陆源有机物经历了中等程度的降解。  相似文献   
110.
1Introduction TheSouthChinaSea(SCS)isasemi enclosed tropicalmarginalseawithcomplextopographyand numerousislands(seeFig.1)andtheonlydeep channelbetweentheSCSandtheadjacentPhilippine SeaistheLuzonStrait.TheclimateoftheSCSis controlledbytheEastAsianmonsoons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