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27篇
  免费   8707篇
  国内免费   3016篇
测绘学   1655篇
大气科学   1211篇
地球物理   30644篇
地质学   10644篇
海洋学   1588篇
天文学   312篇
综合类   1820篇
自然地理   476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140篇
  2022年   1403篇
  2021年   1532篇
  2020年   1291篇
  2019年   1296篇
  2018年   866篇
  2017年   873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1132篇
  2014年   1813篇
  2013年   1538篇
  2012年   1935篇
  2011年   1784篇
  2010年   1757篇
  2009年   1967篇
  2008年   1894篇
  2007年   1519篇
  2006年   1519篇
  2005年   1374篇
  2004年   1402篇
  2003年   1300篇
  2002年   1364篇
  2001年   1288篇
  2000年   1220篇
  1999年   1213篇
  1998年   1195篇
  1997年   1241篇
  1996年   1316篇
  1995年   1354篇
  1994年   1244篇
  1993年   1265篇
  1992年   1274篇
  1991年   1100篇
  1990年   988篇
  1989年   683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59篇
  1977年   39篇
  1976年   38篇
  1974年   44篇
  1954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982.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图象与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及迁移图象,发现其地震序列中主震及余震明显地沿北北西向分布。7.2级地震所形成的形变带沿北北西向旱母坝断层分布,表明该断层即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7.6级地震时,沿北西向木嘎断裂和北北西向澜沧—勐海断裂均形成明显的地震形变带,表明其发震构造较复杂。主震后的强余震活动与北东向断裂有密切关系。本文认为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具有复杂的发震构造和破裂图象。  相似文献   
983.
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南缘,以发育大规模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为世人瞩目,其地壳尺度结构与构造特征对于理解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碰撞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和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数据的约束,结合地质与钻井资料,通过重磁场分析拟合解释,对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地壳尺度的构造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地壳断面结构与构造模型.模型显示,四川盆地北部基底和沉积盖层变形差异较大,且上下地壳具有解耦性,上地壳向北延伸至紫阳断裂一带;而下地壳与上地壳拆离,向北延伸远至安康断裂一带.研究区莫霍面起伏较大,自南向北先加深后抬升,在大巴山下出现Moho的构造叠置,这种现象源于大陆地块(扬子克拉通)下地壳向大巴山—秦岭造山带下的俯冲.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西昆仑山下,即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向西昆仑山下俯冲,俯冲板片前缘出现Moho的叠置.  相似文献   
984.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加固措施2个安全性问题,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地震作用下岩土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及研究成果。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述,指出了当前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5.
2005年1月18日乳山ML4.3地震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年1月18日乳山ML4.3地震序列特征及烈度分布进行了介绍, 认为乳山ML4.3地震序列是一次能量衰减较快、频度起伏衰减的主-余型地震序列, 序列本身不具有明显的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986.
由于地震动转动分量的存在,即使是完全对称的结构也可能产生明显的扭转破坏,而非对称结构产生扭转破坏的原因比对称结构要复杂得多.从地震中典型非对称结构的扭转破坏现象,可以从构造上分析它们可能的致灾原因:①楼梯间等抗侧力强的结构构件偏置于结构平面的一侧,使结构产生明显偏心.  相似文献   
987.
2011年盈江5.8级地震热辐射亮温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从2010年1月12日至2012年1月11日,在(20°~30°N,93°~ 103°E)范围内由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观测的热红外遥感亮温资料,对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周边地区的热红外亮温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2011年3月初开始在盈江5.8级地震震中周围开始出现相对能谱异常,之后异常区域逐渐扩大并向震中区域集中,并于3月中下旬在震中偏西地区形成片状异常区域,相对能谱最大异常幅度达13倍,随后异常区域和幅度逐渐减小,地震发生后数天异常消失.  相似文献   
988.
989.
超渗产流计算的差分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臣 《水文》1991,(1):21-23
  相似文献   
990.
华东地区地震前兆短期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礼  宋治平 《地震》2006,26(1):71-77
通过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14次5级以上地震的研究表明:无论以异常开始时间判断的异常还是以异常结束时间(或转折时间)判断的异常,其空间分布与震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关系,并且前兆异常存在不同特征的三阶段性。以前兆的开始时间作为判断标准,异常频次反映出地震孕育的中期阶段信息。以异常的转折(或结束)时间作为异常判断标准,其异常频度具有短期信息。从而提出了异常转折率TAR,研究表明,强震前TAR超过均值的高值异常具有短期信息。通过理论分析后,提出了华东地区中期向短期过渡的综合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