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4篇
  免费   8101篇
  国内免费   1834篇
测绘学   1330篇
大气科学   981篇
地球物理   24651篇
地质学   8674篇
海洋学   1318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1463篇
自然地理   371篇
  2024年   618篇
  2023年   945篇
  2022年   1123篇
  2021年   1203篇
  2020年   1062篇
  2019年   1056篇
  2018年   714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930篇
  2014年   1456篇
  2013年   1215篇
  2012年   1536篇
  2011年   1406篇
  2010年   1400篇
  2009年   1551篇
  2008年   1533篇
  2007年   1215篇
  2006年   1197篇
  2005年   1099篇
  2004年   1120篇
  2003年   1026篇
  2002年   1063篇
  2001年   1039篇
  2000年   991篇
  1999年   957篇
  1998年   934篇
  1997年   1012篇
  1996年   1073篇
  1995年   1087篇
  1994年   982篇
  1993年   1033篇
  1992年   1036篇
  1991年   892篇
  1990年   812篇
  1989年   546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33篇
  1976年   35篇
  1974年   33篇
  1954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在收集、整理1966年~2002年8月我国(主要为大陆地区)183个5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灰色预测和最小二乘拟合预测方法,对每一地震序列较强(显著)余震发震时间进行“硬性”检验预测。结果表明,2种预测方法对7级以上地震序列和6级地震序列的较强(显著)余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预测效能分别为76.2%和64.7%;而对5级地震序列预测效果则不甚明显。因此,灰色预测和最小二乘拟合预测方法主要着眼于对大(强)地震的较强(显著)余震预测,可望在地震现场大(强)震应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32.
研究反映测区重力场变化的两种方式:重力段差的时序变化图及测区重力场的平面变化图.结果表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伴随着重力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3.
李天 《四川地震》1996,(4):62-70
由炉霍,道孕,乾宁三条次级断裂左阶斜列组合而成的鲜水河断裂带的北西段。在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普遍出现断裂的枢纽运动。在产生的枢纽轴部,是强震发生的最佳地质的构造部位。近代发生的1973年炉霍7.6级地震,1023年炉堆道孕间介促7.3级地震,1893年乾宁7.3级地震,都分别发生在断裂的枢纽轴部,审由于枢纽部易于造成闭锁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4.
引言 地下水中溶解气体的观测,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水质调查研究中是一项经常做的项目。近20多年来,作为监测地震前兆的方法,更在国内外较广泛地开展起来,且取得了一些较好震例资料(张炜等,1992;蒋凤亮等,1989),在为各种目的所进行的溶解气体取样方法,多年来基本上都采用大口试剂瓶(内含球胆)作为取样、脱气装置(图1)。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取样装置内用来脱气的球胆对溶解气体总量及其组分等观测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另外,还发现文献(地矿部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编写组,1988;…  相似文献   
935.
李媛媛  吴东 《山西地震》2009,(4):1-2,23
采用"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型"(SETAR)对山西1970年以来年度最高震级序列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1998年以来年度最高预测震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年度地震趋势预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这种建模方法有效,模型可信.  相似文献   
936.
937.
浅谈芦山地震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运泰  杨智娴  张勇  刘超 《地震学报》2013,35(3):285-295
地震序列是对地震现象的回顾性描述,只有在地震序列结束后它才有可能被确切无疑地判定.鉴于龙门山断裂带或地震带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系统性,不可否认在其西南段发生的芦山地震是与汶川地震一样的同属于龙门山断裂带的事件.鉴于芦山地震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震级大小和破裂区覆盖的范围,目前可认为它是汶川地震迄今最大的余震.鉴于地震序列的判定是对地震现象的唯象的描述,有相当的任意性,对芦山地震究竟是"新的主震"还是"汶川余震"的"讨论"实质上是在根据经验判定地震的类型,即使目前看"主震说"提出的4条"论据"明显缺乏说服力,"余震说"比较有说服力,但最后都需要等到地震序列结束之后才有可能"定论".作者认为,相对于需要等到地震序列结束之后才能"定论"、甚而在地震序列结束之后未必能"定论"的芦山地震究竟是"新的主震"还是"汶川余震"问题,应当更为关注芦山地震的发生引出的一些重要的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与防震减灾问题.  相似文献   
938.
939.
苍山5.2级地震的地形变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杰  冯志军 《地震》1997,17(4):417-424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1)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2)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3)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  相似文献   
940.
用小波包识别地震和矿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能检测到天然地震和矿震的区域,这两类地震的快速识别无论对于区域台网和矿区台网都具有现实意义。这两类震动都是非稳态信号,用传统的Fourier变换不能提取出信号的特征信息,小波包分析方法却能很好提取出信号的特征信息。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参数识别算法,即把信号变换到频域,然后再用奇异值分解作为统计工具,提取出信号的特征信息,作为识别天然地震和矿震的识别因子。以辽宁抚顺2001年1月1日到2003年6月30的18个矿震和16个天然地震,以及北京门头沟2001年1月1日到2002年12月31日的15个矿震和14个天然地震为样本,提取出识别因子。最后,用其它的天然地震和矿震资料检验了识别因子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