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611篇
测绘学   40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071篇
地质学   1217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W7.4地震作为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一次强震,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强烈关注.本文基于震后GNSS流动观测和区域连续GNSS站资料,解算了106个站点的同震形变及其中17个站点的高频形变波形.同震形变场显示玛多地震具有典型的左旋走滑特征,GNSS观测到的最大同震位移达到1.2 m.GNSS与InSAR数据相符度较高,GNSS提供了准确的近场形变信息.基于GNSS同震形变场,本文反演了断层滑动分布,并计算了发震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的滑动破裂存在多个凹凸体,破裂分段特征明显且出露地表,与野外地表破裂考察和余震分布吻合,主体破裂位于断层面0~10 km的浅部区域,最大滑动量达到4.6 m,地震矩1.63×1020N·m,矩震级为MW7.4;发震断层上静态库仑应力增加区域与余震分布具有一致性,说明余震主要是由静态库仑应力加载而触发的.  相似文献   
992.
在已有的凹凸体震源模型基础上考虑凹凸体位错非均匀性,提出改进的凹凸体位错模式.新的位错模式随机设置凹凸体上各子断层位错量,同时在凹凸体与背景区交界处设置位错平缓变化的区域.以1989年美国 LomaPrieta地震为例,计算不同断层位错模式下引起的地表位移,并与反演得到真实情况下地表的位移作对比,验证改进凹凸体位错模式的可靠性.结果显示,使用改进的渐变凹凸体非均匀位错模式计算时,与真实情况下竖向地表位移差大于8cm 的区域面积为 43km2,相较凹凸体均匀位错模式缩减25%;水平地表位移差大于8cm 区域面积为117km2,相较凹凸体均匀位错模式缩减达31%.利用改进的渐变凹凸体非均匀位错模式,计算1679年三河—平谷大地震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地表位移场.北京市外,最大竖向地表位移大于4.8m,最大水平地表位移大于2.6m,均出现在三河附近;北京市内,通州区至平谷区一带地表位移最大,最大水平地表位移大于 2.6m,最大竖向地表位移大于1m.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北京地区的抗震设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2001年以来,智利及其邻区发生了3次7.1—7.7级和4次8级以上大地震,其震中附近至少有一个甚至多个GPS连续观测站观测到地震前后的地壳运动。从http://geodesy.unr.edu网站可获得GeoffreyBlewitt教授用GIPSY软件处理得到的南美大量GPS连续观测站南美板块(SA)区域参考框架位移时间序列,获得的这些大地震同震、震前位移积累和震后位移,特别是同震水平位移和震前水平位移积累,为探索地震预测,增添了更多有意义的震例。研究表明,这些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也是震前水平位移积累的回跳或弹性回跳,同样也证明了震前存在前兆地壳形变;这些大地震前震中及其附近也无明显的垂直位移积累,由此证明了板块运动或地壳水平运动就是地震成因。尽管东日本和智利近海大地震的构造环境不同,日本2011年9级和智利2010年8.8级巨大地震前的地壳运动都清楚显示太平洋海底扩张。这些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回跳或弹性回跳的规律一致,地震成因都是水平挤压。智利多次大地震GPS观测到的最特殊现象是,在2015年8.3级地震震中以北,2010年8.8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量值偏小,且方向异常一致向北,可认为是8.3级地震的前兆形变现象。临近智利的南美地区应是全球最利于地震预测探索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94.
陈鹏宇 《测绘科学》2018,(3):117-122
针对变形发展趋势多样性的特点,将无偏NGM(1,1,k)模型应用于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中,说明无偏NGM(1,1,k)模型可分别用于拟合近似线性-指数增长趋势变形序列、近似非齐次指数变形序列和近似齐次指数变形序列。根据监测数据的发展特点可选择适合的建模方法。实例分析结果显示,无偏NGM(1,1,k)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和预测精度,可用于滑坡位移的分析预测中。  相似文献   
995.
996.
邵婷婷  姜琦刚 《世界地质》2018,37(1):296-301
利用landsat7、landsat5和landsat8三期遥感影像,对通榆县2000-2014年沙质及盐碱质土地荒漠化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荒漠化程度有减轻趋势,荒漠化等级与面积以及破碎程度虽个别有小幅度改变与上升,但整体呈现优化与下降趋势;②整体破碎度指数在2000-2007年由4.57 km2变为5.46 km2,2014年降为3.17 km2,说明研究区2014年荒漠化分布较为破碎零散,连通性较差,而2007年分布较为集中;③质心分布图表明通榆县研究年限内各类型荒漠化质心的位移轨迹呈现出先向东北平移再向南平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某预应力锚索路基挡土墙,以静载条件下挡墙面板位移量和路基沉降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适宜的锚索设计因素及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锚固参数的组合方案,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和分析计算,确定预应力锚索的最优设计参数,并结合现场监测证实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对预应力锚索挡墙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房山区贾金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硕 《探矿工程》2018,45(10):97-103
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公路沿线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工作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北京市房山区G108国道K3+500~K4+720路段6处危岩治理为工程背景,开展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治理措施研究。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山体边坡是否稳定,同时选取最为有效的治理方案,为类似治理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9.
根据Mindlin理论弹性位移解,结合有限元算例,分析了在同等荷载工作条件下深层平板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竖向位移差异。深层平板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产生的竖向位移的比值,随着桩径的增大而减小,在常规桩径0.8~2.0 m范围内,两者的比值为3.2~4.6倍。工程实例发现,两者的比值可达4.5~7.2倍。因此,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不能充分挖掘单桩竖向受力潜能,其试验结果不能真实反应单桩竖向受力性能,不应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承载力,而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水平位移分析仅从数值判断其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而对建筑物整体位移是否具有一致性缺乏分析与推理,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向量的水平位移整体趋势判断法。该方法通过构造一致性矩阵,计算监测点各期单点合向量与总合向量,从而判定建筑物是否存在一致性位移趋势。水平位移监测实验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地反映建筑物整体位移情况,且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能动态地描述各点位移轨迹及总体位移趋势,是一种兼有高效率与高可视化效果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