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4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地貌认知及空间剖分的山顶点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良  汤国安 《测绘科学》2010,35(5):126-127,253
本文通过对山顶局部形态特征及空间定量特征的分析,结合传统地貌学认知思路,给出了基于空间剖分的山顶点快速提取方法。空间剖分标准对应于地貌学山地分类,通过高差限制剖分实现DEM分块,并在此基础上拟合函数,给出符合地貌认知的山顶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相对准确可靠,提取的山顶点符合传统地貌认知,可以给出不同高差阈值的山顶信息。  相似文献   
202.
浅谈遥感影像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图概念、地图制作和地图学理论3个方面介绍了影像图对地图学带来的影响,介绍了从地图学角度研究影像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部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3.
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TPB)构建农民关于无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策略的心理认知影响执行意愿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支配农民保障策略执行意愿的主观决策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构成行为态度,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2)上级影响与同伴影响化为主观规范,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3)便利条件与自我效能塑造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4)在影响农民执行意愿的9个因素中,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的效应位居前列,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4.
土地整理工作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与项目区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无论是在项目前期工作还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区群众都会广泛参与到各项工作当中.群众主要参与途径是给土地整理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但是由于群众自身的局限性和认知能力有限,他们难免会向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和施工方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5.
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论断充分揭示了人类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由此也给我们地理教学带来启示,那就是建立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很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去发现、研究、探索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和谐统一。那么,该如何创设发挥学生丰体作用的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206.
移动地图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梅  王泽根 《四川测绘》2007,30(4):159-163
移动地图主要指可以随用户移动的电子地图。本文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介绍了移动地图的定义,认为移动地图具有易读、实时和交互性等特点。移动环境下,地图信息在制图者与用图者之间的传输是双向且不断循环的,体现了空间信息加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有利于空间信息加工者和使用者对空间信息的认知达成一致,提高地图信息传输的效率,同时也反映了空间信息由静态的地图表现,发展到动态信息服务的演化过程。在空间信息传输过程中,用户一方面接收信息加工者发送的空间信息,另一方面接收客观环境刺激、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分类等加工方式获得客观环境的空间信息,并综合分析和比较这两种空间信息,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此过程中,需要在大脑中对地理信息空间进行旋转,该旋转时间的长短与现实生活中实际旋转一个物体所费时间的长短相应,旋转角度越大,则历时越长。人们的习惯用语中的空间术语不仅影响人们对空间关系的知觉和记忆,还会影响人们对空间关系的推理,因为不同的空间参考框架有不同的逻辑特征。最后总结了开展移动地图理论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7.
图标是地图可视化系统中交互功能符号化的主要形式,图标设计是地图可视化系统符号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普通软件界面中图标类型的总结和常见问题的分析,认为能否最大限度地缩短认知距离是图标设计成败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在地图可视化系统中进行图标设计时应采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给出了图标设计实现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08.
杨军 《地理教学》2005,(11):43-44
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做出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兴趣决定了对事物的情感,促进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与思考,好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学生精彩的回答是激发其他学生兴趣的助推器。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所熟悉或较易感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人手,结合实际生活,提出趣味性较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9.
本文依据增强现实数字地图与地理场景在时空、尺度和语义等的上下文关联性,研究并划分了包括存在上下文关联的地理实体空间载体、模型实体空间载体,以及不存在上下文关联的虚位空间载体三类AR地图载体。选取二维纸质地形晕渲图、三维打印地形实体模型、以及桌面虚位空间3种不同类型载体的AR地图为研究对象,以目标搜索和路径规划为任务目标,开展不同载体AR地图空间认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组实验中三维实体模型载体AR地图的认知负荷指数(CLI)分别为2.53和4.84均显著低于二维地图和虚位载体,具有认知负荷低、沉浸在场感强的认知特征;二维地图载体的认知负荷指数略低于虚位空间载体,但两者并无显著差异;同时,两组实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任务难度提升,二维地图载体和虚位空间载体AR地图的认知负荷显著增加,但三维实体模型载体AR地图的认知负荷未显著增加,表明实体模型载体在面向复杂空间认知任务时具有较低认知负荷的优势。此外CLI和任务难度的同步变化也表明脑电数据对空间认知实验敏感,能有效反映空间认知实验过程中的认知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210.
遥感影像智能图解及其地学认知问题探索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提出遥感地学智能图解模型 (RSIGIM)概念 ,主要内容是如何模拟地学专家对遥感影像的综合解译和分析过程 ,对遥感影像中包含的地物目标进行描述、识别、分类和解释 ,提取遥感影像中地物目标所属的类别 ,判别其大小、结构、相互关系等地学属性及遥感成像机理、内部特征 ,进一步融合地学分析模型 ,预测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作出决策性规划。 RSIGIM的核心问题——遥感地学智能图解中的认知模型 ,具有层次结构 ,从低到高包括基于数理统计的影像基本处理和分析模型、基于神经计算模型影像视觉生理认知模型和基于符号知识逻辑心理认知模型等三个层次的分析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