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9篇
  免费   1879篇
  国内免费   941篇
测绘学   1166篇
大气科学   554篇
地球物理   4592篇
地质学   3767篇
海洋学   433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654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9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通过对郑州市城区深部基岩层热储的岩性、构造、热源及盖层条件分析研究,总结了该区热储特征,并首次提出了断裂循环型带状热储构造网络体系的构思,这对该区今后深部基岩层热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2.
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盆地内隐伏断层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都盆地内主要有3条隐伏的活动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带、蒲江-新津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它们在第四纪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笔者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盆地中的隐伏断裂没有产生新的活动性,目前成都盆地不存在发生特大地震的危险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走滑断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复杂多样,除规模较大的逆断层外,还发育一系列北西向的走滑断层。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断裂体系分析表明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的走滑断层可分为花状走滑断层和简单走滑断层两类,二者在成因、剖面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认为走滑断层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双重控制作用,即能作为有效的运移通道,又能够起遮挡作用而形成圈闭。  相似文献   
84.
数字化判绘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业调绘工作难度大、强度大的状况下,如何利用数字化判绘方法,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是基础测绘工作中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作业人员来说,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超过他们使用小笔尖绘图。经过实验,本文对通过不同技术路线实现计算机辅助外业室内判绘数据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矢量数据进行纠正的作业模式和合理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5.
一、引言 由于晕渲地图具有形象美观、立体感强的特点,一直是表现地貌地势的一种常见手段。随着计算机、测绘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自动生成晕渲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地貌晕渲生成技术的研究分析对比,提高地貌晕渲图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丰富数字地图的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6.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1年元月3日,它由原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合并而成。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原武汉大学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全国最早建立计算机科学院系的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87.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首都圈地区1992~2004年间280多个GPS点位复测资料,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地壳形变速度场,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速度场由北向南由4 mm/a逐渐增加到9 mm/a;采用边界元(BEM)理论及位移不连续的多边形元素构建断层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均匀介质且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弹性空间模型反演计算了断层滑移量,模拟了GPS点位的位移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主要活动断层和首都圈地区的地表、地表下15 km和25 km剖面的静态位移场、应力及应变场.结果表明,GPS点位的模拟位移场与观测值在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误差分别为0.68 mm及0.77 mm,各个主要活动断层在1992~2004年间的构造活动较弱,随着深度的增加,剖面的应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8.
应用探地雷达探测活动断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浅覆盖区采用探地雷达探测地震活动断层。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的采集参数和数据处理流程,在雷达剖面上,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断层上部的形态特征、上断点埋深和岩土分层。结合钻孔资料,利用雷达剖面上对第四系覆盖的分层结果和上断点所在的层位可以分析和评价断层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89.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0.
辅助纬度反解公式的Hermite插值法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代数系统,推导出了地图投影中辅助纬度与大地纬度间的正反解变换公式,发现和纠正了传统正解公式高阶项中的一些错误;借助Hermite插值法得到了符号形式的反解表达式.将各辅助纬度展开式系数表示为简单的偏心率e的幂级数形式,使得系数的表示形式更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