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8篇 |
免费 | 865篇 |
国内免费 | 6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37篇 |
大气科学 | 459篇 |
地球物理 | 1451篇 |
地质学 | 1103篇 |
海洋学 | 498篇 |
天文学 | 152篇 |
综合类 | 566篇 |
自然地理 | 1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231篇 |
2021年 | 241篇 |
2020年 | 195篇 |
2019年 | 261篇 |
2018年 | 199篇 |
2017年 | 208篇 |
2016年 | 232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296篇 |
2012年 | 322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313篇 |
2008年 | 303篇 |
2007年 | 255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217篇 |
2004年 | 223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160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76年 | 8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7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传统反演算法以优化算法为主,而基于逆算子估计的AVO反演算法则利用了直接求逆的思路.算法的关键在于寻找存在逆函数的子域,进而可以在子域内直接求逆,这种解决反问题的思路不同于一般的优化类算法所采用的直接搜索解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AVO反演利用了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变化特征,反演的精度受到地震资料质量的影响,通过加入L1范数约束以及合理的初始模型有助于提高反演的稳定性以及准确度.模型测算和实际应用表明,基于逆算子估计的AVO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程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2.
二维饱和多孔介质因点汇诱发比奥固结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有限二维饱和多孔介质因点汇诱发的Biot固结的一个解析解。其中假设多孔介质为均匀各向同性和线弹性,假设孔隙压力场符合第1类边界条件,数学模型采用可压缩多孔介质模型。利用傅里叶和拉普拉斯变换及相应反演获得了双重无穷项级数和形式的精确解。然后特别探讨了定流量点汇诱发的稳态解析解,并用文献现有解析解进行了验证。所提出的解析解适合于验证数值解,并可用于深入分析有限二维多孔介质的流-固耦合行为。 相似文献
43.
在井间地震初至走时层析成像中,随着相邻地质体速度差的增大,使得射线分布不均匀,以及网格剖分不合适,导致层析成像结果不理想.物理和数值模型的井间走时层析成像表明:当速度差超过30.0%时,层析结果畸变较大;在30.0%~15.0%之间时,层析结果较好;低于15.0%时,层析结果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井间多尺度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即对同一模型采用多种网格剖分来同时进行层析成像,以获得研究区域的速度图像.数学和物理模型的井间多尺度走时层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兼顾了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和精度,极大地改善了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质量.即使速度差超过30%,其多尺度的层析结果仍然较好.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4.
2015年1月14日乐山金口河M5.0地震发生在历史地震强度较低的川南山区与四川盆地交界一带。基于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震相报告与波形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同时,采用CAP波形反演方法及HASH方法反演了主震及序列中8次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另外,利用Coulomb3计算了主震发生后库仑应力改变量,得到的结果如下:①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金口河M5.0地震位于(103.18°E,29.32°N),震源深度16.6km,略深于波形反演结果(12km)。序列分布在NNW向天全-荥经断裂和NE向西河-美姑断裂的交汇部位,余震序列在空间上呈NE向展布。②M5.0主震的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350°/倾角46°/滑动角107°,节面Ⅱ:走向146°/倾角47°/滑动角73°,表现为走向NW(NNW)、中等倾角的逆冲型运动方式。序列中其余8次ML≥2.0余震大多以走向NE的逆冲型地震为主,个别为走滑或正断层类型。主震和大部分余震的节面方向不一致,主震节面方向与余震长轴方向也不一致。③主震后库仑应力改变量显示,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的区域。综合分析推测,NNW向天全-荥经断裂为本次地震主震的发震构造,倾向NE的机制解节面Ⅰ指出了该断裂的几何产状;M5.0主震发生后,立即触发了其旁侧的NE向西河-美姑断裂,并激发了多次余震。 相似文献
45.
46.
为了解2021-09-16四川泸县MS6.0地震的发震机理,加强对四川盆地内地震活动性的认识,基于四川及周边地区地震台网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获得泸县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同时,基于震前四川盆地内155个震源机制解,利用MSATSI程序反演得到泸县地震震前四川盆地内的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泸县地震矩心深度为3 km,矩震级为MW5.3,滑动性质为纯逆冲。震中附近震前构造应力最大主压应力和中间主压应力都近乎水平,最大主压应力在震中附近走向101°,此构造应力状态下,优势滑动断层为纯逆冲性质,与泸县地震震源机制一致。根据震源位置和性质、震前构造应力场及震中附近的断层性质推测,泸县地震发震断层不是华蓥山断裂,而是其分支和余脉之间极浅的盖层滑脱型断层。 相似文献
47.
48.
提出一种新的数值解与解析解耦合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SSI)体系的地震动力响应。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OpenSees模拟复杂结构的非线性行为,用等效线弹性频域内解析解模拟地基土的行为,使用时域离散递归方法将频域内的解析解转化到时域内,再通过子结构边界上力和位移的协调条件来求解。二者之间的耦合和实时数据交流通过CS集成方法来实现。以一个单自由度算例和一个实际工程为例,验证此方法的精度、稳定性和工程实用性,对比在考虑和不考虑SSI体系情况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区别。本文所提的耦合SSI计算方法和部分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L_∞估计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 L∞ 估计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利用线性规划来求解 L∞ 估计问题的方法 ,并且依据线性规划的对偶原理给出了求解问题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0.
具有随机系数矩阵的高斯-马尔可夫(GM)模型被称为变量误差(EIV)模型,在均方误差意义下,总体最小二乘(TLS)估计得到的EIV模型参数估值优于最小二乘(TLS)估计,这种状况已引起测绘领域的极大关注,并成为多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