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海洋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视网膜电图(ERG)结果显示,真鲷Pagrosomus major视网膜具混合型特征。强光明适应后,b波阈值在80min回复至暗视水平。明适应过程中,b波振幅存在D型和R型。其光谱敏感曲线在强背景光下(logIB=-1.8)发生浦氏位移,峰值从484nm移至525nm,且从颜色光适应对Sλ曲线的影响等都表明,真鲷存在两种以上的光感受系统,且具辨色能力。浦氏位移的光强水平较高,说明辨色能力不会很强。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探讨眼球内肿瘤的CT表现特点。地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眼球内肿瘤的CT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CT在眼内肿瘤的诊断上有以下优势:(1)可以弥补眼底镜检,荧光血管造影以及超声波之不足;(2)高分辨率CT及薄层扫描能较好的显示眼内肿瘤其伴存的钙化,出血等,以及向眼球外扩展的程度。结论:目前CT为诊断眼球肿瘤的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4.
韩辰 《今日国土》2009,(5):47-47
常言道"病来如山倒"。某些疾病一旦发作,几分钟便可要命。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详细报道了心脏病、宫外孕、深静脉血栓、视网膜脱落、过敏性休克这5种最易急性发作的疾病。国内权威专家综合英国理论,教你怎么做才能在第一时间"保命"。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通脉糖眼明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获取通脉糖眼明胶囊中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运用UniPort数据库进行基因名称统一,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作用网络图;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DR的相关靶点,获取与药物作用靶点交集,基于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对活性成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脉糖眼明胶囊中含有99种活性成分,对应DR 92个靶点;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蛋白P53(TP53)、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关键靶点发挥疗效,主要途径为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具体生物学功能表现在正向调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质均二聚活性、转录共激活因子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激酶结合的调节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通脉糖眼明胶囊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DR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五种海水鱼视网膜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大仁  徐永淦 《台湾海峡》1993,12(4):342-350,T002
本文比较和分析了黄鳍鲷,普通鲻鱼,赤点石斑鱼,蓝圆Shen,金色小沙丁鱼的视网膜形态特点,生理机能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指出这五种鱼视膜均为混合型网膜。按主要形态特点划分,这五种鱼视网膜可归纳为三类。这五种鱼的视锥,视杆和色素上皮细胞黑色素均参与视网膜运动反应。这五种鱼视网膜上都存在着单锥和两个内段染色反应相同的孪生双锥。  相似文献   
28.
黑鲷视觉发育与摄食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单保党  何大仁 《台湾海峡》1995,14(2):169-173
本文研究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仔、稚、幼鱼的视网膜结构和视觉与摄食的关系。初孵的黑鲷仔鱼眼睛没有色素,晶体和视网膜均未分化。孵化后6h的视网膜和晶体分成两层。30h的视网膜上皮层分化出来,60h后分层完毕,共10层。73h视神经形成并功能化。4d的仔鱼开口摄食。24d的稚鱼开始出现视网膜运动反应,36d变态后的幼鱼该反应更加明显。视觉是仔鱼开口摄食的第一种感觉,开口后随视觉器官的完善摄能力逐渐增强,摄食成功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9.
黑绸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ky)视网膜中存在视杆、单锥和孪生双锥三种光感受细胞,视杆与视锥的比例较大,为67:1。每一双极细胞接受约5—8个视杆的输入,每一神经节细胞接受约17—25个双极细胞输入,表明神经节细胞有较大的感受野。视网膜细胞这种形态组合有利于提高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与黑鲷生存的浅海底层弱光环境相适应。黑鲷的视杆色素经测定为视紫红质VP4851(吸收光谱峰值为485nm),其吸收光谱与黑鲷栖息水层中日光能量分布相对应,也与该水层中的生物光场相适应。黑鲷暗视光谱敏感曲线峰值与视紫红质吸收光谱曲线相一致,均在485nm处。此外,黑鲷光谱敏感曲线存在普氏位移,表明黑鲷具有辩色力。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