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2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文是西沙群岛棘皮动物研究报告的第三部分一海胆纲。根据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和1975年先后在我国西沙群岛采集的标本。研究了海胆纲标本共192个。鉴定为26种(包括3亚种),分隶于7目,13科,21属,内有一新种,有8种在我国动物区系中是增添的(下列名录中有*号者)。 本文所描述的海胆类,是依据 Mortensen(1928-1951)在“海胆专著”(A monograph of the Echinoidea)的分类系统排列的。  相似文献   
42.
西沙群岛马尾藻种类较多,我们已在本刊12集上发表了“西沙群岛马尾藻科研究Ⅰ”,报道了五个种。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继续报道以下六种(其中包括四新种和两新记录),即:叶囊马尾藻S. phyllocystum sp. nov.,细囊马尾藻S. parvivesiculosum sp. nov.,西沙马尾藻S. xishaense sp. nov.,陀螺叶马尾藻S. turbinatifolium sp. nov.,粉叶马尾藻S. glaucescens J.Ag.,厚叶马尾藻S. crassifolium J. Ag.。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在我国西沙群岛捕获的海龟Chelonia mydas (Linnaeus)和蠵龟Caretta caretta(Linnaeus)上附着的藤壶5种,分隶于2亚科,4属,其中有2新种,其余3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44.
本文根据1975和1980年在西沙群岛调查采集时获得的新资料共报道滨螺科五种,分隶于2属、3亚属,并对以前发表的一种种名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45.
作者继续整理1977年在西沙群岛采集的鱼类复殖吸虫标本,共得4科19种,其中有7新种。分别描述于后(新种的鉴定见表1)。其它为地区或宿主新纪录(种名见表2)。测量一律用毫米,卵子为微米。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46.
中沙和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偏北海区,它们远离大陆,水域开阔,无径流影响,且所处的纬度较低,与我国大陆近海的水性环境和所受大陆气候的影响明显不同。研究中沙和西沙群岛生物区系的特点对于了解生物的地理分布和变迁规律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其海洋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1973年5月、12月和1974年5月、11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中沙、西沙群岛附近海琙进行浮游植物调査,提出了浮游硅藻名录。1975年5-6月和1976年3-4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又在该海域进行了浮游硅藻类的定性、定量调查。我们参考这些资料,对该海域的浮游硅藻区系得到如下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7.
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变迁调查组最近在海南岛临高角发现了一个风暴脊垒,范围约有1km^2,这是迄今已知规模最大的一个脊垒.以往,类似地质体仅见于西沙群岛的某些岛屿.如琛航岛东缘的脊垒,翼展不过几百米.而这个脊垒的翼展在1.5km上下.弧顶指向东北,原始高度在5m以上。  相似文献   
48.
在《西沙群岛蟹类研究Ⅰ》中,曾描述了蛙蟹科、馒头蟹科、菱蟹科、梭子蟹科、豆蟹科、扁蟹科、珊隐蟹科、沙蟹科、方蟹科及地蟹科的32种,分隶于22属。本文为西沙群岛蟹类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分,根据材料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1975-1976年先后五次在我国西沙群岛调查采集的标本写成,共记述30种,分隶于7科26属,其中15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本文主要报道蜘蛛蟹科、贝绵蟹科、玉蟹科共18种;此外,对《西沙群岛蟹类研究Ⅰ》己报道过的科属补充了12种。  相似文献   
49.
关于我国广东省西沙群岛的绿藻类,已报道了26种,其中20种隶属于管枝藻目,6种隶属于管藻目。所报道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是,有8种是新种,占已报导种类的30%,比例相当大,可见这个地区海产绿藻类是相当丰富的。 本文所报导的14种,都是这个地区的新记录,其中7种是我国的新记录,包括一个新种——中华绿毛藻(Chlorodesmis sinensis sp.now.),其他我国的新记录是:锯叶蕨藻(Caulerpa brachypus Harvey),瘤枝藻(Tydemania expeditions Weber-van Bosse),卵形松藻(Codium ovale Zanardini),密岛仙掌藻(Halimeda micronesica Yamada),棒形伞藻(Acetabularia clavata Yamada),梨形伞藻(A. tsengiana Egerod)。此外,还有在我国已有报导而在西沙群岛是首次记录的绿藻:针叶蕨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 (Gmelin)Howe),杉叶蕨藻(C. tarifolia (vahl.)C.Ag.),齿形蕨藻(C. serrulata (Forssk.) J.Ag. emend Boerg.)绒毛蕨藻(C. webbiana Mont.),小钙扇藻(Udotea javensis (Mont.) A.et E.S.Gepp)环蠕藻(Neomeris annulata Dickie),小伞藻(Acetabularia m?bii Solms-Laubach)。  相似文献   
50.
西沙群岛永兴岛和石岛的自然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永兴岛和石岛同在一个礁盘上。永兴岛是全新世界晚期形成的新灰沙岛。石岛原是晚更新世晚期形成的古沙山,今是一个全新世中期后被现代礁坪包围的岩石岛(老灰沙岛)。本区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中热带海洋生物繁多,岛上热带植物繁茂,鸟类也多,土壤为磷质石灰土。自然资源丰富,人们需要作出长期的开发规划,加强管理和自然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