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748篇
  国内免费   845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10篇
地质学   2118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较大尺寸的裂隙岩体试块进行不同侧压力和加载条件下的渗流试验结果研究,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耦合机理,得出了不同应力条件下裂隙岩体渗流量与应力成四次方的关系。并且得出并非压应力都引起裂隙岩体的渗流量减小,当裂隙岩体受平行于裂隙面方向的单向压应力时,渗流量随着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2.
小山水电站导流洞出口边坡其地质结构为下部中侏罗世安山岩(αJ2),其上覆盖了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玄武岩(βN~Q),两者间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夹有0.1~0.6m厚的粘土状及碎石粘土状夹层,产状倾向河床,倾角±25°。在上覆玄武岩层中见有高倾角的宽张裂隙带,与不整合面一起构成松动岩体,不整合面为底滑面。通过边界条件的分析和稳定计算,松动岩体的抗滑系数K=3.102,边坡是稳定的。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导流洞出口提前28m进洞,节约挖方量60000m3,提前了工期。经三年多的施工到运行,边坡无异常变化,表明该项优化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海  桂和荣 《江苏地质》1997,21(2):98-102
导水裂隙带高度是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的主要技术参数,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履岩体地质环境,履岩体力学环境和数值模拟技术三位一体的综合预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4.
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创兵  熊文林 《地震学报》1997,19(2):154-163
提出了地应力场中岩体不连续面变形的本构关系,讨论了渗流与应力耦合条件下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应力对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不连续面的开度和不连续面网络的水力传导路径而产生的;裂隙岩体渗透性随岩体埋深的增加呈负指数减小,随侧压系数的增大呈双曲线减小.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理论可望应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75.
大地电磁二维对称各向异性介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假定垂直轴为二维对称各向异性介质主轴之一,构造走向与另一主轴方向成任一夹角,用伽勒金(Galerkin)有限元法和矩形网格,优化地合成总体刚度矩阵,使二维各向异性介质的基本方程形成有限元代数方程组,求出各节点场值,并利用MOM法求出辅助场,进而求出张量阻抗等响应函数.同时还对有关文献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检验  相似文献   
76.
阮广招  陈亨顺 《福建地质》1997,16(3):143-147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应用潜水电磁铁处理桩孔施工中掉铁件事故的方法及操作要领,它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成都粘土裂隙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粘土中裂隙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提出成都粘土中途中眩要裂隙类型的成因模式,上升剥蚀引起的垂向卸荷作用产生波状水平裂隙,冲沟切割引起的侧向卸荷作用,产生平行斜列隙裂。  相似文献   
78.
煤内生裂隙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对煤层裂隙的几何形态、分布规律、性质、与煤层的组合关系等的研究,认为煤内生裂隙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由于脱水、脱挥发分、煤体积收缩作用产生或者是由于煤化作用生成的水、气体及温度升高,孔隙产生膨胀,形成异常高压产生的;裂隙的发育方向因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区域上具有一致性,且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内生裂隙属于张性裂隙。  相似文献   
79.
巨厚火成岩在煤系中的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凯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4):37-38,41
通过对海孜煤矿7煤各工作面突水的特征和水质对比等方法,结合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得出了导致7煤各工作面突水的水源是来自巨厚火成岩侵入时对围岩产生的破坏裂隙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侵入裂隙的概念,突水通道为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并针对突水成因,提出了控制采高和提前疏放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0.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晓英 《安徽地质》2004,14(2):95-98
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际探测法;另一类是理论计算和经验公式计算法。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产生和发展了许多新的探测技术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探测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准确地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地选择探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