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54篇
地质学   1225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4 毫秒
241.
A mobile-bed, undistorted physical model (1:40)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sediment supply strategies to the Old Rhine through bank protection removal and modifications of groyne dimensions and configuration, which cause bank erosion. This trained channel was previously the main bed of the upper Rhine downstream of Basel (Switzerland), but it has an artificially low flow regime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d'Alsace, a navigation canal, and a flow control dam at Kembs (France). Training works and subsequent channel incision have also greatly reduced sediment transport rates and created a heavily armoured bed. The modelled pilot site has a groyne field on the left bank.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ly existing groynes at the site are not effective in creating high bank-side velocities conducive to bank erosion, even for flow rat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ean annual flow rate. The river bank has also proved to be more resistant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allowing long stretches of bank protection to be safely removed. The physical model testing process has produced a new configuration for the groyne field, where two higher, larger island groynes are placed further apart than the three existing attached groynes. This innovative approach has proved effective, causing bank erosion for flow rates below the mean annual flow rate, with consistent erosion being observed.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hat such a configuration does not pose a hazard for the Grand Canal d'Alsace, which is situated next to the Old Rhine, through excessive bank erosion during high flow events.  相似文献   
242.
利用交叉偶极声波数据可以提取出快慢弯曲波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频谱相干法可以稳定的提取出快慢弯曲波频散曲线.利用快慢弯曲波频散曲线的形态能够区分各向异性的类型.若产生交叉现象,则证明应力作用明显.若两者重合,则证明该点地层属于各向同性地层.当地层中存在页岩、裂缝等地层固有的各向异性特征时,快慢弯曲波曲线在整个频段分开,并在低频处逼近地层真实慢度.  相似文献   
243.
基于结构导向的梯度属性边缘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数据中的不连续性检测对于识别和刻画地下地质体边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勘探目标向岩性油藏和复杂断块油藏的转变,解释人员需要对小断裂、微裂缝等微幅地质体边界信息进行精细刻画.常规边缘检测算子由于算法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上述需求.本文通过引入能量归一化和沿层检测思想对常规检测算子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导向的梯度属性边缘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结构张量估计得到局部地层区域的倾角和方位角,利用得到的倾角和方位角信息作为约束,使用二维边缘检测算子实现三维数据中的沿层不连续性检测.经过实际资料处理,并与结构导向方差属性对比分析,证实该方法在地层不连续性检测方面具有很好效果,检测得到的不连续性信息在细节上表现更丰富,可以作为地层横向差异和地质体边界识别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44.
超声激励低渗煤层甲烷增透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激励增透煤层是一种不受甲烷储层地质条件和气源特性限制,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增采技术.但由于煤岩致密、裂隙发育,煤岩孔隙度存在多尺度效应,受储层介质尺度效应影响的增透促吸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CT观测实验和渗透率测定实验,对超声波作用下煤样不同尺度裂隙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测定超声作用煤样渗透率变化规律,建立了超声增透煤层甲烷渗透率的修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CT观测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超声的机械震碎作用;在声场衰减范围内,煤体损伤和机械震碎作用明显;超声波作用后的煤层渗透率有平均135%~169%的提高.研究工作为超声激励增加煤层的渗透率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45.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约30%的人为碳排放,在全球碳循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植被实际光合作用,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回顾了叶绿素荧光遥感产品发展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陆气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全球植被总初级生产力估算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发展方面的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6.
以重磁力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及地质地震资料,推测出研究区有8条基底断裂。已有油田大都沿基底断裂走向分布在断裂两侧,勘探井的试气产量高低与基底断裂分布关系密切,基底断裂的"隐性"活动导致沉积盖层中发育构造裂缝且以垂直裂缝为主,裂缝不仅能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而且能提高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研究区内油气分布及储层产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47.
日前,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研究地裂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强度光源直接聚焦于裂隙而产生弹性波来研究地裂。通常情况下,科学家在地表发射声波是为了探测来自地面裂缝的回声。而该研究则取代了仅在样本表面激发超声波的方法,直接在地裂地点聚焦脉冲红外激光束,将之转变为超声波源。  相似文献   
248.
通过对新疆小拐地区二叠系佳木河组,17口井的岩心观测、测井解释裂缝以及其中14口井200余个薄片鉴定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该区裂缝主要为区域性的构造缝,为多次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裂缝倾角主要以≥75°的直立缝为主,所占比例超过75%,总体特征表现为裂缝延伸较长(大于20 cm),裂缝宽度主要集中在0.1mm~1 mm之间,所占比例达60%以上,裂缝密度多数在0.6条/米~0.8条/米,未充填裂缝所占比例为90.5%,占绝对优势;工区裂缝主要受岩性和层厚的控制,裂缝主要发育在细砾岩、砂砾岩和薄层含砾砂岩中,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地质认识、古构造应力反演、相干数据体处理对裂缝分布规律进行再认识,预测裂缝发育带.最终对这3种方法进行权重分析及裂缝的综合评价表明:裂缝主要发育在G102-G5-G105、CP3-G103、G9井区、G13及G3井、C502-C67-C501及其南部,总体上呈片状或扇形展布.  相似文献   
249.
牟瑜  张金功  席辉 《地下水》2012,(4):178-180
油气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体系的必要元素,也是油气运移研究的薄弱环节。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阐述各不相同,绝大多数学者将其划分为高孔渗砂体、断层及裂缝、不整合面以及它们两两或全部的复合输导体系四种类型,目前对输导体系的研究也集中在这四种类型上。对高孔渗砂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孔隙结构、渗透率和优势运移通道上;对断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断层泥、非渗透性物质、两盘特征、断层面应力及断层活动性上;对不整合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产状、性质、类型及岩性组合等方面。输导体系的类型划分应当以渗透率非均质性为依据,同时充分考虑烃源岩。从盆地沉积演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各类输导体系的分布,也是油气运移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50.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深部裂缝加固技术难题,在对深部裂缝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灌浆加固技术特点分析基础上,对水泥-水玻璃控制性灌浆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水泥-水玻璃灌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然后主要从胶凝时间和强度两方面对水泥-水玻璃浆液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玻璃和缓凝剂加量对浆液胶凝时间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按初凝时间为5min的情况进行了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设计。最后,提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孔口混合式灌浆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纯压式灌浆方式对深部裂缝进行固结灌浆加固处理。由此初步建立了锦屏一级深部裂缝灌浆加固处理技术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