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是工程中较难控制的部分,要控制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需要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三方面来综合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就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最高效易行的解决方案,供施工及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2.
周湛波 《探矿工程》2002,(2):16-16,18
从成孔工艺原理、技术、装备、砼拌制及灌注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冲抓成孔灌注桩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用健康的6周龄昆明小鼠33只,分为空白组、PNS组、缺血9d组(缺血再灌注9d后取脑)、缺血24h组(缺血再灌注24h后取脑)。PNS组于缺血前3d开始腹腔注射PNS[30mg/(kg·d)],直至再灌注9d后取脑,缺血9d组和缺血24h组予以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各组取脑后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脑组织Bax和Bcl-2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缺血9d组Bcl-2、Bax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9d组比较,PNS组Bax的表达水平平均值明显降低,Bcl-2/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9d组Bax和Bcl-2的表达均较缺血24h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对短暂性双侧颈动脉闭塞型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是早期通过降低Bax表达,增大Bcl-2/Bax比值,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对大脑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且再灌注第9天损伤程度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碘油栓塞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96 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治疗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吉西他滨、顺铂注射液联合碘油栓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瘤体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治疗组分别为17.35%(17/98)和74.49%(73/98),对照组分别为16.33%(16/98)和74.49%(73/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瘤体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分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碘油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实体瘤疗效与介入化疗栓塞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且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化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单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CT灌注成像(CTP)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选择21例通过TCD检查确诊为单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根据其病情,分成无症状组(11例)与症状组(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头颅CTA (血管成像)与CTP检测。参照组则为16例健康志愿者。将无症状组及症状组患侧间、无症状组及症状组患侧与参照组的TCD和CTP参数展开对比。结果:TCD表明,相对于参照组,症状组患侧大脑中MCA的血流平均速度更低,无症状组MCA Vm比参照组低,但是数据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P>0.05)。无症状组与症状组的PI (MCA搏动指数)比参照组低(P<0.05)。相较于无症状组,症状组患侧MCA Vm更低,其与颅内侧枝循环存在一定的关联。比较三组CTP参数,发现无症状组的CBF (脑血流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症状组患侧CBF减少明显(P<0.05)。在平均通过时间与到达峰值时间方面,无症状组与症状组均延长(P<0.05)。而两组的CBV (脑血容量)相对于参照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CD和CTP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将两种检测手段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对单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的脑灌注状况展开全面且综合评定,进而为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与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诊断急性肺栓塞敏感性和特异性上的差异以及CTPA联合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在22只新西兰兔中,实验组20只经耳缘静脉入路注射明胶海绵制成急性肺栓塞模型;对照组2只经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栓塞后2小时行CTPA检查及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扫描。扫描完毕,处死新西兰兔,行大体解剖及镜下切片观察。以病理为金标准,观察CTPA联合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CTPA显示肺动脉血管通畅,未见充盈缺损,DEPI图像表现为大致均匀的黄红色伪彩;实验组栓塞后CTPA可见新西兰兔部分段、亚段肺动脉对应肺组织呈磨玻璃、肺纹理稀疏及马赛克改变,栓塞区域灌注图像显示为蓝色或黑色的灌注缺损或者不均匀灌注。病理检查发现亚段以下细小肺动脉栓子,CTPA未发现血管充盈缺损,而DEPI表现为与周围正常灌注区域颜色稍不均匀,呈伪彩图像表现。CTPA及DEPI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2%,98.65%,97.22%,98.65%;97.37%,95.83%,92.50%,98.57%。结论:DEPI对于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具有较高敏感度;CTPA联合DEPI可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64排CT冠脉成像(CTCA)与PET-C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相关冠状动脉狭窄,及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与术后瘢痕CT灌注定量参数的优化测量方法。方法:连续入组因症状或复查怀疑直肠癌局部复发的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行病变区CT灌注成像(对比剂70mL,延迟10s,扫描周期1s,扫描时间60s),CT灌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不同方式感兴趣区(ROI)勾画,包括:固定面积ROI(24mm2)、热点(单体素)、热区(24mm2)及肿块整体。分别获得各自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相应灌注图。通过工作站横断面直方图分析软件,分别获得各定量灌注参数最高5%、10%、20%、40%和60%平均值。相隔两周,对以上参数进行二次测量。CT灌注扫描后一周内对所有病灶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并长期随访证实病灶性质。SPSS软件对不同测量方法测量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前后两次测量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0例患者,共11个病灶(复发组6个,瘢痕组5个)。不同测量方法的测量值差异大,肿块整体测量值最低,最高5%平均值最高。除固定ROI测量MTT、热点测量MTT和PS在复发组和瘢痕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复发组的其余各测量方法的各灌注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除热区测量PS外(P<0.05),其他方法前后两次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以肿块整体测量值及各项直方图最高百分比平均值稳定性最高(r≥0.960,P均<0.05)。结论:相较传统测量方法,利用横断面直方图分析软件获得最高百分数平均值对直肠癌术后骶前肿块灌注定量参数进行测量对直肠癌术后复发和瘢痕的鉴别更为客观、稳定,其中推荐使用最高5%平均值。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动水巷道中骨料堆积状态与巷道倾角的内在关系,建立动水环境不同倾角巷道中骨料颗粒的起动判据,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元法建立描述骨料灌注过程的固液两相流耦合模型(CFD-DEM),对5~10 mm、10~30 mm、30~50 mm骨料颗粒组在不同堆积厚度下的起动速度和水流携砂能力进行测试,并模拟各粒径颗粒组在不同倾角巷道中的静水休止角和动水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起动速度在上山巷道、水平巷道、下山巷道依次减小,3种工况下骨料起动速度的平方之比值为:(tanΩcosθ+sinθ):tanΩ:(tanΩcosθ-sinθ);堆积体形态由流场与灌注能力的动态平衡状态所决定,当流场的携砂能力远小于灌注能力时接顶容易,反之接顶困难;巷道倾角对堆积体相对于水平线的休止角没有影响,在相同流速条件下骨料在下山巷道中堆积形态被“拉长”不易接顶,上山巷道中被“压缩”相对容易接顶;上山段截流可降低施工难度,截流位置确定后应根据巷道倾角实时调整灌注参数,下山巷道骨料粒径适当增加,上山相应减小,使堆积长度和高度同步“生长”实现快速截流。研究成果对截流工程选址和骨料灌注参数设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肺部肿块的CT血流灌注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患者(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7岁,年龄范围,24~83岁)进行CT灌注检查。使用64排螺旋CT,先平扫有问题的结构区域,然后选定肿块扫描层面,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50mL·300mg·100mL-1的优维显,速率为4mL·s-1,延迟5s后,以电影模式行多层灌注扫描,持续35~40s。使用Perfusion3灌注软件测量血容量及表面透过性乘积。3个独立样本(肺癌组、结核组及炎症组)两两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恶性肿块20例(4例鳞癌,12例腺癌,1例未分化癌,3例转移癌),炎性肿块8例,结核灶7例。肺癌、结核灶及炎性肿块的灌注均值(BV和PS)分别为:(8.43±2.44)mL·100g-1,(24.30±5.80)mL·min-1·100g-1;(1.90±0.60)mL·min-1·100g-1,(1.19±0.37)mL·min-1·100g-1;(19.73±6.65)mL·100g-1,(30.01±9.06)mL·min-1·100g-1。肺癌组与结核灶组及炎性肿块组与结核灶组之间的灌注均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肺癌组与炎性肿块组之间的BV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4,t=2.639),但二者PS均值无统计学意义(p=0.506,t=0.674)。结论:利用灌注值可以区分肺癌与结核灶、炎性肿块与结核灶,虽然单独依靠灌注值很难区分肺癌与炎性肿块,但是血流灌注仍间接反映了肺部肿块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