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41.
李芳  李南  万瑜 《山东气象》2020,40(4):69-76
为研究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资料对台风雨带降水结构的探测能力,利用GPM卫星资料、地基雷达资料和地面降水实况对2018 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期间的降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螺旋雨带造成的降水远大于台风外围云系产生的降水;台风螺旋雨带的雨顶高度大于外围云系的雨顶高度,基本在7 km以上,最大雨顶高度达到15 km;台风螺旋雨带及其外围云系都以层云和对流云降水为主,其中螺旋雨带中对流云降水所占比例高于外围云系,对流云的平均降水率是层云的3倍左右,对流云降水对应近地面降水率和雨顶高度的大值区;台风螺旋雨带的降水柱与外围云系中的降水柱相比,具有数量多、密度大、高度高的特点,这与台风螺旋雨带中对流发展旺盛有关;2A DPR数据产品对降水估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为用GPM产品估测降水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吴桂平  尹钊 《天文学报》1993,34(4):380-388
集中分析了几个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用相同的理论框架,讨论它们内部电流分布的演化特征,以及与活动区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并探讨日珥爆发时的磁能转化机制。结果表明:(i)爆发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分布具有无力性质;(ii)利用Kuperus-Raadu日珥模型可以较好地日珥电流和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iii)日珥等离子体的宏观kink不稳定性可能是日珥磁能转化的主要机制。理  相似文献   
143.
根据无瞬心包络原理,用向量法推导一种由已知铣刀刃形求螺旋槽形状的简便计算公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4.
概述了六圩、嘶马弯道的坍塌情况。从弯道河道特征、江岸工程地质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等角度对坍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六圩、嘶马弯道的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针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出现“列车效应”的特征及形成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浙江钱塘江湾南岸持续性降水中具有“列车效应”特征,按照雨带的稳定位置,将其分为两次“列车效应”过程,时间跨度都在3~4小时左右,空间跨度在1~2个经度距离;暴雨区呈现出带状特征,降水效率高,每小时降水超过25 mm并向前线性传播;台风螺旋云带中强度在35 dBZ以上的雷达回波平均反射率也呈现线性带状结构;降水带走向和雷达回波运动方向与台风中心运动方向产生了大致在25°以上的向右偏离。从“列车效应”的形成来看,高空引导气流的方向和地面中尺度扰动辐合带走向与“列车效应”中对流单体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为其呈近线性排列提供依据。沿海形成的中尺度扰动辐合或扰动涡旋,为螺旋云带中对流在沿海地区发生或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形成了对流云的快速增长和后续发展的启动和维持机制,对于“列车效应”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的关键是要把油页岩加热至高温裂解状态,采用井中直接加热的方式可实现对油页岩地层的直接加热,能量利用率最高,热损失最小,已经成为油页岩原位转化的主要加热方式。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井下螺旋折流板式加热器,其传热通道呈螺旋形连续分布,能有效地增加气体和加热管的接触时间,可显著提高加热管表面的传热系数。本文重点研究螺旋折流板式井中加热器的表面传热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推导,综合分析了螺旋折流板的螺距和气体的质量流量对加热管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折流板螺距越小或气体质量流量越大加热管表面传热系数越高的结论,并求出了加热管表面传热系数随螺距和气体质量流量变化的拟合方程,为螺旋折流板加热器的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7.
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近年来地下建筑成为了很重要的部分。由于地下空间的与岩土工程条件紧密相关、直接相互影响,引发了相关的问题。地下建筑抗浮是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之一。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抗浮问题,各地域、各单位差别较大。多年来,经过岩土工程师的研究实践,抗浮锚杆成为了解决地下建筑抗浮的重要途径。抗浮锚杆的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很多。在北京地区对土层抗浮锚杆的设计和实践效果予以研究。特别是对长螺旋中心压灌后插主筋的锚杆施工工艺进行推进和实践,取得的成果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8.
随着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非开挖技术飞速发展。然而,由于各城市排水管道的修建年代、投入使用时间以及维修养护状况的不同,各种管道的淤塞和损坏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严重破损管道进行疏通和修复成为摆在众多非开挖工法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机械疏通和螺旋缠绕工法在天津昆仑桥下DN1200排水管道抢险修复中的应用为例,对螺旋缠绕工法与机械疏通在严重破损管道中的配合使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9.
近年来,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已经引起了国内排水行业的高度重视,各种非开挖技术飞速发展,对于保护城市道路环境,维护城市公用行业功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排水管道破损十分严重,自身强度极低,大部分管道内部多处渗露,将水完全抽干十分困难,因此,新管道自身强度和如何带水作业成为摆在众多非开挖工法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长距离、高强度、可带水作业内衬修复技术在天津津塘路DN1500排水管道修复中的应用为例,对该内衬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的4种不同胸部的扫描技术参数,探讨胸部检查最适合的扫描参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4月间CT检查采用此4种扫描参数的患者100例,肺部低剂量检查和常规剂量检查均分别采用1.5mm×16(24mm)及0.75mm×16(12mm)宽探测器进行扫描;有效mAs分别为20mAs及100mAs;管电压、扫描周期及重建层厚等均相同,为120kV、0.5s、5mm。再分别重叠50%重组2mm及1mm的最薄层图像用于三维后处理用,对照分析其影像及后处理重建图像的质量。结果:4种扫描检查方法所得的肺部影像正常结构及所显示的病灶均无明显差异,图像质量优良;采用较宽探测器和低剂量扫描方案的扫描时间及X线剂量均明显减少,所产生的X线辐射也大幅减少。结论:胸部CT扫描采用宽(1.5mm)探测器和低剂量扫描方案进行时,其辐射剂量(CTDIvol)只为窄(0.75mm)探测器和常规剂量扫描方案的20%,但能提供相近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