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川西地区微晶白云母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川西地区微晶白云母是一种新型白云母资源,其主要化学成分S iO245.7%,A l2O330.51%,K2O 11.63%,H2O 4.53%,与白云母的化学成分理论值接近,主要杂质离子F e,M g等以类质同象置换八面体中的A l3+。呈微细薄板状结晶形态,粒径小于10μm,一般1μm~5μm,平均5.5μm,厚度平均0.8μm,径厚比值小,平均6.9。结晶程度高,水化程度低或几乎未水化,不含蒙脱石间层矿物。微晶白云母的晶胞参数a=0.520 01 nm,b=0.906 33 nm,c=2.003 96 nm,α=90.00,°=β95.79,°γ=90.00,°属2M1型白云母,在结构矿物学上显示出与水云母和绢云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2.
关于矩形基坑中突涌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基坑中发生突涌的机制出发,运用弹性薄板理论,探讨了在不满足压力平衡条件下进行施工时,基坑突涌的验算问题,推导出判别矩形基坑是否由于剪切破坏或挠曲破坏而发生突泽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53.
回顾了利用响应函数技米研究地球均街己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4.
徐斌  雷晓燕  徐满清  刘林芽 《岩土力学》2011,32(12):3685-3692
根据饱和土比奥理论与最小势能原理及薄板理论,采用子结构法,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作为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在接触界面上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移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体地基-筏板-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积分方程。对积分方程的数值求解和相应的Fourier逆变换,得到任意时刻上部结构、筏板的内力和位移以及地基反力。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饱和土体参数、移动荷载的速度等对上部结构水平、垂直方向的振动的影响特点。数值结果表明:上部结构各层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都随荷载速度增大而增加;竖向位移随楼层增加变化不大,当荷载速度较低时,水平位移随上部结构高度的变化曲线平滑少弯折,说明振动较稳定。但当荷载速度较高时,水平位移随楼层变化曲折越明显,层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55.
全波形反演可提供高精度的地下介质参数空间分布,但传统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建立在Born近似的基础上,对初始模型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为了摆脱Born近似的束缚,本文基于二维常密度声波方程,在De Wolf近似的前提下,借助传输矩阵(T-matrix)方法,深入研究了逆薄板传播算子(Inverse Thin-Slab Propagator,ITSP),实现了速度扰动的非线性估计.ITSP方法避免了Born级数方法在扰动较强、扰动区域较大时的发散性问题,且只经过一次扫描校正,计算效率较高.二维模拟数据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地层界面几何形态形成的力学机理与数学上广泛应用的薄板样条形成的力学机理十分相似,都遵循板状体受力弯曲变形的力学机理。通过分析讨论曲面拟合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于稀疏不均匀离散地层界面的采样数据应用中的不足,提出用薄板样条曲面拟合构建地层界面的方法。介绍了薄板样条函数的基本原理,并引入正则化方法来解决因原始采样点分布不均匀而导致曲面拟合中发生“过冲”现象(在数据贫乏区域,产生陡坡的现象)以及原始采样点存在噪声的问题。最后以某页岩气勘探区水平钻井数据为例,用具有最优几何形态的等边三角形网格加密数据点的方式构建地层界面,采用正则化的薄板样条函数确定这些加密点,通过调节正则化参数的值,使拟合的地质界面在可视化效果和精度上都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7.
工作面长度的增加是导致采场矿压强度增加的原因之一。通过相似模拟试验证明了覆岩能破断成梯形台形态,并指出了梯形台形成机制及梯形台的参数计算原理。利用梯形台分析了工作面长度对覆岩破断规律的影响,指出了梯形台与关键层理论的关系。基于薄板理论推导了岩层破断步距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工作面长度对梯形台空间结构演化及采场矿压显现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覆岩按梯形台破断,工作面长度较短时,加载层厚度较小,来压强度小。对比研究了赵庄2号井1305大采高工作面(工作面长度为85 m)和1302大采高工作面(工作面长度为180 m)矿压特征。结果表明:1305工作面基于梯形台和薄板理论进行选型计算,支架计算工作阻力为4 738 kN,现场选用额定阻力5 500 kN能够满足顶板控制的要求;1302工作面基于梁理论进行选型计算,支架计算工作阻力为7 623 kN,现场需选用额定阻力7 800 kN才能满足顶板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杨志安  赵雪娟 《岩土力学》2006,27(Z2):753-758
分析温度场中桥面矩形板受横向均布简谐激励作用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应用弹性力学理论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应用Galerkin方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振动方程。利用稳定性理论分析其运动稳定性,给出系统随控制参数变化运动稳定性规律。利用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分析方法求得系统主共振的近似解,系统主共振幅频响应曲线具有跳跃现象和明显的硬刚度特性。  相似文献   
59.
非对称多层薄板折算力学模量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有限单元法中的板壳单元更适合于分析地学问题,本文放弃前人对多层薄板的几何和弹性对称性限制,根据等效原则,重新推导了非对称多层薄板的中性面位置,进而给出了用各分层弹性模量和厚度表示的折合抗弯刚度及弹性模量。并结合两个三层地壳模型例题讨论了地壳各分层弯曲和薄膜应力与等效应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60.
薄板蟹隶属于十足目,短尾下目,膜壳蟹科,是一类小型蟹类,主要分布于印度洋 西太平洋区域,目前已报道了27种。突额薄板蟹新种发表时仅有一雌性标本,缺乏雄性个体特征,至今无人报道,然而雄性特征是螃蟹分类鉴定非常重要的指标。作者在浙江象山港海域采集到2只该种标本(包含一只雄性),雄性个体为该种的首次记录,其主要鉴别特征有:头胸甲近三角形,长大于宽;额向前突出形成三角形额角,具明显的额腹脊;颊区具一三角形小叶;爱德华兹开口仅愈合不到一半;步足细长,指节后缘具浓密的刚毛,近末端具2齿;腹部分5节,尾节三角形;第一腹肢背缘近末端具2根短刚毛,腹缘则具7根长刚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