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3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3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篇 |
大气科学 | 26篇 |
地球物理 | 62篇 |
地质学 | 579篇 |
海洋学 | 495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77篇 |
自然地理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0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中国卤虫早期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三种不同染色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中国孤雌生殖卤虫胚胎发育的相关基因,并对中国孤雌生殖卤虫差异显示中SYBR Green Ⅰ、硝酸银和溴化乙锭三种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以三种单碱基锚定引物对发育0h,4h,8h,12h,16h和10天的中国孤雌生殖卤虫的RNA进行逆转录和26种随机引物进行PCR反应,经非变性的6%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后,分别用SYBR Green Ⅰ、硝酸银和溴化乙锭染色,最后进行差异条带的回收和再扩增。结果表明:(1)6种样本的DD-PCR产物显示长200-3.0k不等的扩增片段,条带清晰,并呈现出有无和强弱的变化(2)SYBR Green Ⅰ和硝酸银染色的灵敏度比溴化乙锭染色的灵敏度高(3)经SYBR Green Ⅰ和溴化乙锭染色的凝胶的回收和再扩增效率比硝酸银染色的高(4)水煮法和NAP-25过柱法对凝胶片段的回收效果几乎相当。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中国孤雌生殖卤虫胚胎发育相关基因时,得到了较好的扩增片段;三种染色方法中SYBR Green Ⅰ染色灵敏度较高,并且SYBR Green Ⅰ染色有利于凝胶片段的回收和再扩增。 相似文献
53.
胡维兴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16(3):74-79
真渔乡蚌虫属(Eulimnadia Packard,1874)是栖息在淡水中的甲壳动物,隶属于介甲目(Conchostraca)刺尾亚目(Spinicaudata)渔乡蚌虫科(Limnadiidae)。属的鉴别特征为壳的铰合缘非呈锯齿形,躯干肢18-20对,尾节腹后端具向后伸的尖刺。本属迄今全世界共报道了33种,其中亚洲产9种。 相似文献
54.
依据干银法和蛋白银法染色法研究了黄渤海沿岸经济鱼类寄生的车轮虫科内 3属 4种纤毛虫 :球核拟车轮虫、斜拟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分虫。其中球核拟车轮虫和斜拟车轮虫为我国的新记录。文中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态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等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55.
中国近海多毛纲龙介虫科(石灰虫科)Serpulidae的分类区系,除吴宝铃和陈木(1985,1991)、陈木和吴宝铃(1978,1980)发表过6个新种以及杨德渐和孙瑞平(1988)作过一些常见种报道外,迄今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作者近年来调查补采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共鉴定龙介虫科盘管虫属28种,其中11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56.
57.
针对如今随着阻燃剂的更新换代,使得汇入海洋环境中的阻燃剂组分构成更加多样,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加复杂这一问题,本项目以四溴联苯醚(BDE-47)和十溴二苯乙烷(DBDPE)分别作为旧型和新型溴系阻燃剂代表,以海洋浮游动物-褶皱臂尾轮虫为对象,探究不同密度饵料藻培养下,BDE-47和DBDPE的联合作用对轮虫生殖力和存活力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BDE-47和DBDPE作用均可导致轮虫的产幼数的降低,生殖期和存活时间的缩短,且BDE-47表现出更强的毒性效应。BDE-47和DBDPE联合作用时,对饱食轮虫的生殖期、产幼数和存活期表现为拮抗作用或相加作用,而对饥饿轮虫表现为协同作用。本项目为准确评价溴系阻燃剂更迭造成的潜在风险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