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361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局域网低效的原因及常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使用,局域网规模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局域网的故障率增加。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访问共享资源速度变慢,造成局域网的效率降低,正常的工作受到影响。局域网低效的原因很多,而且经常不容易判断问题所在。下面我就一些常见的问题做些讨论。  相似文献   
32.
一次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998年7月武汉强暴雨的天气演变特征,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先于暴雨生成,暴雨最强时低空急流也最强;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低空急流左侧非热成风梯度的存在,使得中尺度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出现空间不稳定现象,高空急流右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和低空急流左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向暴雨区增加,暴雨区恰为这两支波叠加后振幅最大的区域,高低空急流耦合下的非热成风、中尺度对流-对称不稳定可能是这类强暴雨产生的动力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3.
宁德市耕地面积的历史变动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淑华 《福建地理》2004,19(4):15-19
本文运用灰色一马尔可夫方法,建立宁德市耕地面积变化的动态模型,对1960~2000年的耕地面积变动进行模拟和分析,并对2001~2004年的耕地面积及同期人口数量进行预测,指出当前耕地问题的严峻性及提出增加耕地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4.
松花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2002年和2003年对东北地区松花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对大量数据的多元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GP试验和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湖处在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状态;总磷是限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水体中变温层的形成,限制了上、下层湖水的混合,对下层水体中的溶解氧、无机氮和可溶性磷酸盐产生影响,随着变温层的消失,下层内的营养物质转移到湖上层,为藻类的繁殖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5.
范文田 《水科学进展》2005,16(2):215-215
根据2004年10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称CJCR-2004)上公布的统计数据推算表明:2003年《水科学进展》的他引总频次为408次,与往年相比,这一指标值又有了很大提高,较2002年增加了51.1个百分点,说明一年来刊物的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现将1998年以来,《水科学进展》他引总频次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36.
蓝藻的暴发通常是藻类之间竞争的结果,了解环境中蓝藻与其它藻类的竞争特点和生存策略对揭示藻华暴发的机制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营养竞争为例,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细胞密度、胞内C、N、P、S四种主要元素含量以及培养基中总氮(TN)、总磷(TP)的消耗,研究不同营养等级(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以及单独N、P限制下两种藻在单独培养和共生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和竞争行为。结果表明:(1)在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条件时,单独培养下的两种藻生物量与营养丰富程度呈正相关;(2)共培养条件下,在高营养水平时铜绿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营养水平时小球藻具有竞争优势;(3)胞内C、N、P、S的测定发现,随着营养水平的下降,两种藻胞内N、P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少,而C、S并未呈现显著变化;(4)N限制时,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及最大比增长率μmax均大于小球藻;P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小于小球藻,而最大比增长率μmax大于小球藻。综合分析,同一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竞争优势的先决因子是N,小球藻是P。因此,从营养竞争与生物适应力角度考虑,降低水体中富余的N或适当提高P的浓度可让小球藻获得竞争优势,对限制单一物种的形成具有平衡作用,可作为防治藻华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37.
碳、氮稳定同位素为分析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营养关系提供了有力手段,但在大洋鱼类中的应用还很少。本研究以热带东太平洋大青鲨(Prionace glauca)整节脊椎骨作为样品(叉长范围153—242cm),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大青鲨的δ~(13)C值和δ~(15)N值及其变化,比较不同基线生物的选择对营养级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青鲨δ~(13)C范围为–15.76‰—–13.41‰,最大差值2.35‰;δ~(15)N范围为10.62‰—17.72‰,最大差值7.1‰;δ~(13)C值和δ~(15)N值随个体长度的变化不明显(可能原因是样品鱼均为较大个体),性别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基线生物的选择对营养级计算值的影响较大。本文研究表明,通过整节脊椎骨的稳定同位素测定来获得大青鲨的摄食特征信息是可行的。由于基线生物对营养级计算的影响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今后可将相对营养级或营养级的变化作为重点,研究人类活动(如捕捞)对大洋鱼类摄食和营养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福建龙海杨梅产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是中国杨梅重要产地,其中龙海市浮宫杨梅因其独特品质而名扬海外,是当地的名特优农产品。以龙海杨梅产地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35套岩石-土壤-杨梅果实样品,测定了主量组分、植物营养有益元素、有害元素以及土壤部分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研究表明:受地质背景影响,浮宫镇及其周边杨梅产地土壤中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有效度及其有效量普遍高于东泗镇,而有害元素含量较低,为浮宫杨梅的优质高产、富硒杨梅产出提供了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P、Mn、Cu、Zn、S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岩石、土壤Se含量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采集的35件杨梅果实样品富硒率高达74.3%;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有害元素,显示出杨梅对营养有益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及对有害元素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39.
藻蓝蛋白是光合蓝藻重要捕光天线藻胆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蓝藻吸收绿色光合生物难以利用的波长范围内的光,为了探究重组藻蓝蛋白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在光合自养和混合营养两种营养方式下重组表达藻蓝蛋白的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表达了藻蓝蛋白的莱茵衣藻中存在着从藻蓝蛋白到光合反应中心的光能传递。光合自养条件下,藻蓝蛋白能够显著促进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与生长;混合营养生长时,藻蓝蛋白也能够促进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但效果不如光合自养条件下显著。  相似文献   
40.
2015—2018年每年8月,对荣成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重金属、营养盐等环境因子连续监测调查,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质量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法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保护区的水质情况。结果表明,荣成湾保护区主要污染物质为Cd、Pb,水质总体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0.202~0.615,评价等级为尚清洁状态;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853~1.133,0.002 28~0.376,保护区未受到有机污染并处于贫营养状态;保护区DIN含量低于山东省近岸海域的平均值,57%的调查站位存在DIP限制,营养盐含量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