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05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41.
本文根据1980年7-9月间英、巴、中喀喇昆仑联合考察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并综合周围地区的震源机制解,说明本区应力场以南北水平挤压为主,主压应力方向变化不大,它主要受印度板块北移与欧亚板块碰撞所控制。  相似文献   
542.
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后我国在地震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震前震后诸多物理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寻找前兆异常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很多地震前都存在电磁异常现象,而且多数为临震异常。  相似文献   
543.
从渭河断陷盆地的地壳速度场、介质品质因子等地球物理场的分布探讨了华县大地震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结果表明,华县8(1/4)级大地震震中位于高Q值区和低Q值区的过渡带上,其孕震区是地壳内的高Q值低速区,该地震的孕育与地壳内的低速高导层、地幔上隆、孕震区内的断层及微裂隙中流体的存在与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44.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区的人口容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高晓路  陈田  樊杰 《地理学报》2010,65(2):164-176
结合国家汶川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工作任务,对区域人口容量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研究。依据区域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汶川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耕地总量为基本约束的人口容量测算思路,并对影响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由此确定了测算人口容量的政策参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容量分析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模型,对灾区各县市的合理人口容量、人口超载情况及人口超载的不同类型,灾后人口调整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分析表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区的51个县市区的灾后实际人口为2025.91万人,而整个区域未来可以承受的总人口在2970万人左右,整个区域的人口容量尚有较大富余。为了避免跨县跨区域人口迁移的后续难题,应该重点解决由于地震而引起的部分县市的人口超载问题。在51个县市区当中,这样的县包括汶川、北川和茂县,三县的超载总人口为10万人左右。3县目前在外打工的人口较少,仅靠打工所在地省市对于这一部分人口进行就地安置不足以解决10万人口的超载问题。为此,有必要采取更加直接的中长期人口对策,包括实施跨县人口转移,提高耕地的复垦率、通过政策扶持的手段提高城镇化率、降低农村居民对于耕地的依赖度等。  相似文献   
545.
汶川大地震对龙门山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以及剧烈的土壤侵蚀仍将长期持续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对地震前后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严重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变化,将对灾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GIS技术,以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区为研究区,以小流域作为基本单元,针对研究区地震灾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构建侵蚀严重性指数评价及分级方法,对地震前后土壤侵蚀严重性及变化特征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后绝大部分小流域的土壤侵蚀趋重.震后土壤侵蚀程度不严重、较严重的小流域数量别由震前8个及21个降至5个及8个,新增严重、极严重小流域分别为12个及4个,相应面积分别为183.76 km2,52.70 km2.空间上流域土壤侵蚀严重性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地震前后小流域平均海拔、平均坡度与侵蚀严重程度正相关,且平均坡度对侵蚀严重程度加重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546.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and geo-hazards triggered by the earthquake caused large injuries and deaths as well as destructive damage for infrastructures like construction,traffic and electricity.It is urgent to select relatively secure areas for townships and cities constructed in high mountainous regions with high magnitude earthquake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sic thoughts, evaluation indic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ge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security demonstration ...  相似文献   
547.
2008年MS 8.0级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强烈的地表起伏、 不均匀的弹性和黏性结构的龙门山断裂带上.由于震前地震活动性不够强烈且地表构造变形较小,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在汶川地震之前被低估.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建立黏弹性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初始地形、 重力、构造加载、 黏弹性松弛等因素对2008年...  相似文献   
548.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大地震纪念馆在科普教育方面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需要加强社会公众地震危机的意识教育,特别是需要从对中小学生关于地震灾害自救意识开始进行培训。同时,就地震专业人士而言,也有责任兼顾科学研究与公众科普教育。相比较日本在这方面的工作与经验,我国需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希望本文能对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普及起借鉴和推进作用,使得社会公众更加理性地应对灾害。  相似文献   
549.
1 四川大地震概况 2008年5月12日西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处发生大地震,从中国中部到西部的广阔地区遭到严重灾害.据中国政府发表的信息,到7月1日为止,已有69 195人死亡,18 404人下落不明,374 177人受伤,受灾总数达4 600万人.这次中国内陆发生的四川大地震,因震源在汶川而被正式命名为汶川地震.  相似文献   
550.
苏门答腊地震对柴达木地方震的触发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海域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地震在4000km外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狮子沟地震台阵网上有长达1000多秒的明显记录,也触发柴西地区地方震的发震频率在大地震之后一天内提高了10倍.从大地震触发的地方震活动分布来看,触发地震的发震断裂是英雄岭南侧花土沟断裂和红柳泉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