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86篇 |
免费 | 894篇 |
国内免费 | 99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39篇 |
大气科学 | 1483篇 |
地球物理 | 941篇 |
地质学 | 1304篇 |
海洋学 | 655篇 |
天文学 | 128篇 |
综合类 | 403篇 |
自然地理 | 6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08篇 |
2020年 | 195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194篇 |
2014年 | 315篇 |
2013年 | 252篇 |
2012年 | 314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53篇 |
2009年 | 252篇 |
2008年 | 287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280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146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115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88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4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使用图像中的相位信息来提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精确的图像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配准质量将直接影响提取的地面高程的精度。配准按照其精度分为粗配准和精配准。文中采用基于幅度互相关函数法完成图像的粗配准。在粗配准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配准算法进一步提高配准的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INSAR数据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解析与建模——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构造解析应从构造的变形机制、变形过程、变形量和变形时间四个方面入手,合理的构造解释方案是构造解析的基础,论文将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等几何学方法应用到地震解释中,从以上4个方面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做了系统的构造解析。地层结构揭示第一排背斜带深部发育楔状构造,楔状构造由5个古生界—中生界组成的断层转折褶皱叠加而成,是潜在的勘探目标群。在构造楔沿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向北扩展过程中,台阶状逆断层的大部分位移量沿构造楔顶部的反冲断层向南消减,另一部分位移量则沿西山窑组煤层向北传递至第二排背斜带,在总位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第一排背斜带和第二排背斜带在走向上的此消彼长,反映位移量在南、北两个方向上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以宁波市1991—2014年城市化相关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定量评价和分析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波市各项城市化指数均呈逐渐递增趋势,城市化发展进程呈阶段化特征。快速城市化水平驱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2)宁波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各县(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其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低。(3)当前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经济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快速城市化引起区域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导致生态景观格局转变,城市人口集聚与工业化导致过度消耗资源与废物排放,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建议提高宁波市城市化发展质量,注重与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6.
三氧同位素(16O、17O、18O)组成特征可有效示踪天然水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同时测试新技术的建立,可为三氧同位素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特别是能够捕捉到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线外同时测试新技术,样品量仅需2μL,整个制样时间约40min。采用在质谱测试前对待测样品在100℃下预热10 min,待O2完全解吸后再进行质谱测试的方法,避免了制样和测试过程中的记忆效应及分馏效应,δ(17O)和δ(18O)的分析精度分别达到±0.07‰和±0.14‰。该法使用固体试剂CoF3替代了剧毒的气态氟化物BrF5,使得制样流程更加安全可靠且样品量少,适用性强,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7.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是一种新型海洋观测平台,主要用于无人、大范围、长时间水下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学参数、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参数,海洋化学参数、海洋生物学参数及海洋工程方面的现场接近观测。其特点是: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可冲破人工潜水极限而进入现场进行接近观测,免除了ROV需要水面支援母船的累赘,减少作业经费,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布放回收;可根据水声信号摇控或预置程序控制,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观测;有自主动力,水下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有源噪声低,可进行隐弊观测,正是基于以上的优点,近几年颇得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军方面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开展研究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重要性及研究的面容。 相似文献
138.
139.
现代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评述了用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地球动力现象所能达到的时空辨率和准确度论述了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回顾了以空间卫星大地测量为标志的现代大地测量近30年来对地球科学作出的主要贡献及科学意义,并对大地测量未来进一步应用于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0.
《西夏地理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蕤博士的《西夏地理研究》一书全面地探讨了西夏王朝的疆域、政区、气候、生态、经济、人口等问题,并对地理环境对西夏王朝的影响及西夏人对生活区域内环境的改造等问题做了深入地分析,将学界关于西夏时期西北地理及人地关系的研究推向了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