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49篇 |
免费 | 2307篇 |
国内免费 | 9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92篇 |
大气科学 | 925篇 |
地球物理 | 2687篇 |
地质学 | 2253篇 |
海洋学 | 570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404篇 |
自然地理 | 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296篇 |
2022年 | 376篇 |
2021年 | 399篇 |
2020年 | 362篇 |
2019年 | 339篇 |
2018年 | 256篇 |
2017年 | 265篇 |
2016年 | 300篇 |
2015年 | 335篇 |
2014年 | 415篇 |
2013年 | 329篇 |
2012年 | 371篇 |
2011年 | 305篇 |
2010年 | 328篇 |
2009年 | 355篇 |
2008年 | 331篇 |
2007年 | 296篇 |
2006年 | 306篇 |
2005年 | 254篇 |
2004年 | 225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1.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把视电阻率随周期变化的曲线转化为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并以此作为初始反演的地电模型.通过初始地电模型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与真实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的对比,对初始地电模型的电阻率值进行校正.校正后的反演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与真实模型的视电阻曲线的拟合程度有所提高.然后如此反复进行多次校正,获得与真实模型更为接近的反演模型,反演的拟合误差一般小于l%.模型试验和实际例子表明,该方法的拟合程度优于Bostick法. 相似文献
912.
双侧向测井仪因其激励源的复杂性给其测量数据的反演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利用变形玻恩(Born)迭代法对轴对称二维非均匀介质中双侧向测井仪的位场数据进行了严格反演.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采用了高效数值模式匹配的正演计算方法,它可半解析地求出反演中所需计算的格林(Green)函数及其偏导数,同时利用所推导出的位场非线性积分方程中积分运算的半解析形式,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反演质量.通过反演实例表明,反演结果与电导率原状剖面吻合较好,并且受噪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13.
在采用中梯装置的电阻率剖面法应用中,特别是在环境、水文和工程等领域,经常遇到需要对多个异常目标体进行快速定位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的情况.利用倾斜椭球体来近似模拟这些电阻率异常目标体,使得正演计算可以采用解析表达式来实现,提高正演计算的时效性.相应的地球物理模型也可简化为由椭球体个数、中心点位置、倾角、轴径以及电阻率等参数构成的粒子,多个粒子组成的粒子群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控制下在给定的搜索空间中并行地搜索最优模型.通过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的合理设计,利用其良好的全局与局部均衡的搜索能力实现对多个异常目标体的同时反演.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多个目标体的同时反演,计算速度快、反演拟合精度较高、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噪音能力.快速的多目标体反演,可以实时准确的定量解译中梯剖面法圈定的异常目标体,较好地满足工程等领域的高时效性要求. 相似文献
915.
地理信息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和开发模式的发展变化,并基于开放的思想提出地理信息系统将向以网络服务和网格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开放式GIS方向发展,以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与空间数据互操作以及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16.
甘肃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Q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利用新建十五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项目记录到的甘肃地区地震波形资料,研究了甘肃地区S波的非弹性衰减Q值,得到甘肃东南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374.0f0.3084;祁连山中东段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693.6f0.2865。从分区Q值研究结果看,各分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显示出了Q值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这种区域差异性与甘肃地区构造活动、地震活动、地壳速度结构及热活动状态的区域差异性有较好的一致性,活动强烈、高热活动以及低速区为相对低Q值区,地震波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917.
高频天波返回散射探测作为重要的电离层探测手段,能够实现遥远区域电离层空间上的连续监测,探测获取的返回散射扫频电离图显示了探测频率-群路径-回波能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电离图包含了探测路径上的电离层状态信息,通过对其反演可以实时获取大面积范围的电离层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解空间约束的返回散射前沿反演算法,能够重构电离层水平不均匀结构.针对反演非线性问题,采用Newton-Kontorovich方法进行求解,同时又引入了求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有益于解的稳定性和唯一性.利用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分别对本文建立的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Fridman和Fridman于1994年提出的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反演结果稳定,对返回散射前沿判读误差不敏感,与Fridman和Fridman 1994年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对电离层局部精细结构反演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本文提出的算法不但能够反演白天和夜间这种电离层较平稳时期的电离层状态,而且对于日出/日落时段等电子浓度分布变化较快情形下的电离层,也有很好的反演效果,表明了该算法在处理复杂多变的实际探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8.
应用现代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对SRO/GDSN长周期面波记录进行处理,获得穿过太平洋盆地的117条波路径的勒夫波频散数据。我们用改进的分格频散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数据中提取出对应于构成整个太平洋盆地的10°×10°分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所获得的18s到215s范围内的28个周期的太平洋勒夫波群速度的横向分布,揭示了速度随海底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总趋势,以及其它变化细节。例如,对于同一等年龄线区而言,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的群速度要比中太平洋的低0.1—0.3km/s。在分格模型反演的基础上得出的深至300km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提供了太平洋盆地地壳及上地幔横向不均匀性的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919.
采用中国中西部地区(21~36N, 98~112E)193个地震台在1992~1999年间记录到的9 988次地震的Pg和Sg震相走时的读数资料,用Roecker的SPHYPIT90程序,反演了该地区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并用SPHREL3D90程序进行了地震的重新定位.反演结果揭示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地震P波速度结构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些不同深度上波速的横向变化多以该地区的活动断裂为分界线.可以看出活动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速度反差.通过重新定位,得到了6 459次地震的震源参数,这些精确定位的地震震中明显沿该区活动断裂呈现条带状分布,其范围和尺度清晰地表示了这一地区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的紧密关系.其中,82%重新精确定位的事件的震源深度在20 km以内. 这一结果与笔者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的重新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920.
利用日本ALOS-2和欧空局Sentinel-1A卫星获得的尼泊尔地震同震形变场,结合GPS同震位移数据,联合反演了断层滑动分布特征和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主要集中在150km×100km的范围内,且分为南北两个相邻的形变中心,南形变中心的视线向抬升量约为1.2m,北形变中心的视线向沉降量约为0.8m,均位于发震断层上盘.位于形变抬升区的KKN4和NAST两个GPS站,抬升量和南向运动量均达到了m级,而远离震区的其他GPS台水平和垂直观测量均在1cm以内.联合反演得到的断层位错分布主要集中在沿走向150km,沿倾向70km的范围内,最大滑动量为5.59m,平均滑动量为0.94m.断层面倾角在浅部约为7°,随着深度增加,倾角逐渐变大,到垂直深度20km时倾角接近12°;5月12日MW7.2级余震位于主震破裂区的"凹"型滑动缺损区域;主震破裂区的上边界与MBT空间位置十分吻合,主震破裂区主要集中的MBT以北50~60km处,垂直深度为8~9km,倾角为9°,继续向北时主震破裂面以10°~12°的倾角向深延伸,在18~20km可能与MHT交汇.因此,初步判定MBT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