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现有缓冲区算法一般都是针对固定缓冲距的缓冲区计算方法,常常会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某地理要素对周围的影响范围和联系范围不固定,现有的缓冲区空间分析能力显得不足和不完备,不能满足应用需求。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点、线、面目标的缓冲区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将缓冲距表示为随某变量变化的函数形式,有效地解决了缓冲距可变情况下拐点凸凹两侧的缓冲区复杂边界确定问题,给出了一种更加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带约束条件的缓冲区生成算法。通过基于QuantyView软件平台的不规则缓冲区生成与应用实例,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基于场论的动态缓冲区生成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区可分为影响度只呈单一距离关系的静态缓冲区和影响度随距离变化而呈不同强度的扩散或衰减的动态缓冲区。本文通过对现有动态缓冲区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与局限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场论的动态缓冲区生成方法。该方法以场论的观点为指导,打破了传统缓冲区在进行重叠合并时简单地采用影响度小的服从影响度大的方法,而是按照场强叠加的原理,将各个影响度进行叠加来生成动态缓冲区。论文按照实际需要,提出了两种新的动态缓冲区模型,给出基于场强积分原理的动态缓冲区影响度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场论的动态缓冲区的生成,并成功应用于实践中。  相似文献   
83.
柯璇  石颖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1):4468-4479

通常工业界实现逆时偏移算法时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模拟地震波场,波场模拟常常受稳定性条件限制,且易产生数值频散,成像精度降低.本文引入了一步法波场延拓方法,首先构建声波传播算子,借助Chebyshev多项式和Jacobi-Anger展开式近似传播算子中的e指数项,进而实现波场递推,该方法时间步长的选取不受稳定性条件限制而且不存在空间频散现象.本文将一步法波场延拓方法用于逆时偏移成像的波场模拟,并提出双缓冲区存储策略,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逆时偏移方法的波场存储量.波场模拟和逆时偏移成像测试表明,本文提出的一步法波场延拓方法模拟地震波场精度高,消除了频散影响,可在较大时间步长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波场模拟;提出的基于一步法波场延拓的逆时偏移方法成像质量好;基于双缓冲区存储策略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存储成本低.

  相似文献   
84.
基于MapObjects的西安市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市为例,在VB的基础上,利用MapObjects控件设计了西安市旅游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图控制、图形与属性的双向查询、缓冲区分析查询、多媒体链接等实用性功能,为游客进行实时、动态查询旅游信息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术途径,力图对西安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5.
缓冲区边界自动生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忠胜  李颀  张德 《海洋测绘》2002,22(6):18-21,59
缓冲区边界的自动生成与拓扑空间关系的自动构建都是GIS中的重要算法。研究发现,缓冲区边界的自动生成实质上是拓扑空间关系的自动构建,提出通过自动构建拓扑空间关系是缓冲区边界生成的一种新方法。与其它缓冲区边界自动生成算法相比,此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最后用实例证明此方法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86.
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河南省5A和4A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首先以河南省各省辖市为主要旅游城市,建立点缓冲区,分析以各省辖市为驻足地进行旅游的旅游景区分布信息及可达景点的空间距离;然后以河南省主要国道干线为基轴线,建立线缓冲区,分析旅游景区与国道的关系,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可达景点的空间信息;最后结合基于点、线的缓冲区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旅游景区沿国道密集分布的线状特征与以城市为中心密集分布的点状特征相结合的特征,为旅游者选择线路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实现桂林市自然景观特色观景区创造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依据桂林市的"山"水"特色确定特色观景区的空间平面区域,即特色观景区的基础创造,本文通过算法设计解决了基于MapX实现特色观景区基础创造功能过程中产生的特色观景区重叠、特色观景区公共边及环形特色观景区等问题。该功能的实现为进一步实现特色观景区的创造奠定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88.
地形图变化检测一直是地理信息更新保持地形图现势性的难点之一。针对地形图面状要素的变化检测问题,在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面状要素变化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快照差和缓冲区分析的地形图面状要素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配准后的地形图面状要素建立缓冲区;然后对于部分落在缓冲区、完全不在缓冲区的影像面状要素,计算其目标快照差;最后依据目标快照差的三元组值判定地物变化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检测变化地物,而且能够明确给出地物的变化类型,降低了虚检率,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9.
空间分析方法在道路网自动综合拓扑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波  武芳  钱海忠 《测绘科学》2006,31(1):101-102,105
在道路网的自动综合中,一般的方法都必须对道路网进行自动拓扑生成,建立起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以利于道路选取时网眼的分析和选取后的路径分析。本文考虑到数字地图的数据特点,在进行道路网自动拓扑过程中,对经常遇到的线状要素无法合理构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方法中主要运用了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通过把居民地层数据叠置到道路层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为道路网的自动选取构建出了正确的空间拓扑关系。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利用1971—2016年吴江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2004—2016年吴江区自动气象观测数据、2016年吴江区各镇人口和面积数据、2016年ASTER GDEM 高程数据和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数据,将湖陆风指数引入人居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缓冲区后,分别计算气候适宜性指数、地被指数、水文指数、湖陆风指数和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区分级评价了吴江区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1)吴江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度从西部往东部逐渐递减。(2)一般适宜区主要位于吴江区的东北部和东南局地,中度适宜区分布在中北部和南部,较高适宜区位于中部以西太湖沿岸,高度适宜区位于紧临太湖的西南地区,极高适宜区位于西南角局部地区。(3)引入湖陆风指数后,评价结果能更好地反映临湖平原的湖陆风环流对局地气候所起的关键作用。(4)建立缓冲区后的水文指数分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吴江区不同尺度水体分布对人居环境自然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