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频率域直升机航空电磁法视电阻率转换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mpulse直升机航电水平共面装置系统参数为基础,介绍了正演公式,根据视电阻率转换的2种转换模型--均匀半空间和似层状半空间模型,分别介绍了一维搜索法和列线图查找法这两种视电阻率转换方法.根据应用实例,通过对比视电阻率转换图,探讨这2种方法的转换效果.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地面气温观测资料及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纬度北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变化对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夏、秋季中纬度北太平洋东部海温与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存在持续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性在年代际尺度上较年际尺度更为显著。这种联系与中纬度北太平洋东部关键区海温在对流层中低层激发出的一种类似北美—大西洋—欧亚遥相关型波列有关。当前期关键区海温偏高(低)时,其激发的波列使得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弱(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强),导致贝加尔湖以南大部地区受正(负)高度距平控制,亚洲地区中高纬以纬(经)向环流为主,有利于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低)。研究表明,中纬度北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通过激发出一个从关键海区到我国北方地区的跨越东西半球的遥相关型波列,引发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影响北方冬季气温。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对塔西北震旦系中的苏盖特布拉克组玄武质岩墙以及塔西南奥陶系玛列兹肯群中辉绿岩脉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锆石的微区 U-Pb 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环境等进行了研究。 前者为顺层侵入、包裹了中酸性的捕虏体, 发育了枕状构造、球形风化和柱状节理等玄武岩喷发等特征;后者穿插于韧性剪切带中碳酸盐质糜棱岩化中。 它们的常量组分变化较大:不包括 SiO2 外其它 9 种常量组分的含量为 36.3%~45.3%, 全碱 (Na2O+K2O)为 3.83%~7.16%;TiO2 含量较低, 为 0.63%~1.89%;MgO 为 3.72%~6.74%;前者中的常量组分、微量元素 Sr 、Ta、Nb、Ti、Yb、Ni、Cu、Zn、Y 含量明显高于后者对应值, 但大离子亲石、造岩元素中 Cs、Rb 等元素、La/Nb、K/T 元素比相对较低。 相比于原始地幔, 两者均相对富集造岩元素 Li、Rb、Ba、Ga、Sr 和稀有元素 Nb、Ta, 轻稀土中等富集;相对亏损铁族元素 Cr、Co 及 Mo、Pb、Bi、U 等;前者 ΣREE 为 227.72×10-6~426.32×10-6 、L/H = 2.51~2.61、δEu = 0.48~0.52、δCe = 0.56;后者的 ΣREE 为 142.37×10-6 ~187.92×10-6 、L/H = 2.34~3.99、δEu = 0.63~0.84、δCe = 0.52~0.54;综合判识表明, 前者主要来自于未混染或较弱混染的幔源、发育于新元古(878~808.6 Ma)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 变质和残留核锆石谐和年龄为 2 090 Ma, 记录了早元古的联合大陆的形成时代, 蚀变锆石 455.4±10.8 Ma 代表了加里东中晚期的岩浆热事件;后者岩浆锆石的 U-Pb 年龄为晚奥陶世 478±48 Ma, 发育于弧后盆地、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加里东中晚期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14.
塔北隆起西部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及粒度资料分析,研究古近系塔北隆起西部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的碎屑与蒸发盐类沉积特征,分析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盐湖等沉积相类型,在盐湖环境下三角洲滑塌变形构造较发育且形式多样,波状层理和火焰状构造成因及表现形式特殊。三角洲可划分为进积和退积两种旋回,盐湖可划分为扩张和萎缩两种旋回;受湖平面控制,底砂岩段4个砂组发育3期三角洲,表现为一个进积到退积的旋回,其中3砂组三角洲向盐湖推进最远,盐湖面积最小,而1砂组初期,三角洲完全退出研究区,盐湖面积最大,三角洲和盐湖沉积存在进退耦合关系。该研究结果为塔北西部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利用NCAR CAM3.1模式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地形的试验,通过两组试验结果的比较,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形对5、6月北半球500 hPa环流的影响。结论如下:春末夏初在北半球存在类似Rossby波列状的距平中心,5月波列产生于高原北侧的蒙古附近,途经鄂霍次克海、阿留申地区,到达北美西海岸;6月,由于西风急流北移、减弱及高原上空的非绝热加大,波列的产生地移至高原西北侧的巴尔喀什湖附近,强度减弱,造成该波下游的鄂霍次克海、勘察加半岛、阿拉斯加海域的强度相应减弱。另外,5月在鄂霍次克海和日本以东洋面附近的异常中心类似于负位相的OKJ波列,可以视为对正位相OKJ波列东段形成抑制作用;6月由于鄂霍次克海附近的负异常强度很弱,对OKJ波列东段的抑制作用很弱。  相似文献   
116.
为提高网格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管理与并行化处理效率,将网格环境下的分布并行处理技术与空间索引相融合,提出了一种空间索引框架(grid slot and hash R tree,GSHR-Tree).该索引树结构基于散列hash表和动态空间槽,结合R树结构的范围查询优势和哈希表结构的高效单key查询,分析改进了索引结构的组织和存储.构造了适合于大规模空间数据的网格并行空间计算的索引结构,该索引树算法根据空间数据划分策略,动态分割空间槽,并将它们映射到多个节点机上.每个节点机再将其对应空间槽中的空间对象组织成R树,以大节点R树方式在多个节点上分布索引数据.以空间范围查询并行处理的系统响应时间为性能评估指标,通过模拟实验证明,该GSHR-Tree索引满足了当前网格环境空间索引的需要,并具有设计合理、性能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7.
海南岛保亭县南好地区特列奇期地层层序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报道的来自海南岛南好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处早石炭世腕足类实为志留纪化石。在该组多个化石点发现腕足类、珊瑚、三叶虫及软骨鱼类等化石,这些化石组合指示地质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南好组一名应予废弃。依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等重新厘定了志留纪足赛岭组地层层序,将足赛岭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代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18.
银根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特征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化石组合和地层的接触关系,认为发育于银奶盆地中央隆起带两侧的苏红图组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岩石化学成分富含SiO2,Na2O+K2O,钾钠比值(K2O/Na2O)近于1,MgOCaO〈FeO〉富集程度低,氧化程度高(Fe2O3/FeO比值大),加一套钾玄岩系列而有别于一般的碱性玄武岩,岩石类型包括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等,岩石化学和岩石系列表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陆内造山带。  相似文献   
119.
首次将列率谱分析的两种谱估计方法,并矢周期图法和并矢相关法引入到随机海浪的研究,文中就不同环境条件下实验室资料,对两种谱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谱估计方法所得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20.
利用风浪实验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列率谱随风速,风区的演变规律。与频率谱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在主含能频段,特别在峰频附近,两种谱估计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但在高频段,特别在二倍峰频附近,两种谱估计方法所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文中就其存在的差异给出了可能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