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9篇
  免费   1227篇
  国内免费   1644篇
测绘学   575篇
大气科学   2882篇
地球物理   1099篇
地质学   1124篇
海洋学   1133篇
天文学   139篇
综合类   383篇
自然地理   44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Vertical profiles of chl-a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and eddy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studied using data from a cruise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February to March, 1997 and a cruise in July, 199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a vertical distribution closely related to in situ hydrological and nutrient conditions. Chla-a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0.22 to 0.35 mg/m3 and 0.93–1.09 mg/m3 in the eddy area and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respectively. In both areas, chl-a concentrations in deep layer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llow layers, but was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In summer, when a thermocline existed in the water column,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at the base of the thermocline layers in both areas. In the eddy area, chl-a concentration maximized at 31.743 mg/m3, and averaged 1.143 mg/m3 below 30 m depth.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the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 was 2.120 mg/m3, the average was 1.168 mg/m3.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reached 1418.76 mgC/(m2·d) in summer and 1360.69 mgC/(m2·d) in winter. In the eddy area,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was 787.50 mgC/(m2·d) in summer and 159.04 mgC/(m2·d) in winter. Vertical carbon sinking rate from the deep layer to the bottom in both area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ntribution NO. 4183 from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ject No. 49636210 supported by NSFC.  相似文献   
12.
嘉荫县国土资源局以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为切入点,狠抓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两风”建设,嘉荫县国土资源局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找准了“两风”建设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案》、《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党组学习计划》、《党员学习计划》等制度。  相似文献   
13.
14.
弹性波法在水库坝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水库大坝,特别是土、石坝,由于长年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普遍存在渗漏现象。为了维护水库的正常使用,对水库大坝的隐患进行检测,显得尤其重要。采用弹性波法中的垂直反射波法和瞬态面波法,利用坝基缺陷可能造成的反射波场和速度变化特征,给出了综合检测水库土、石坝基缺陷情况的方法技术。通过实践,验证了采用综合方法技术进行检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油藏内部油水渗流方向时,主要考虑渗透率影响,引入两个水平方向渗透率比、水平与垂向渗透率比参数来分析。前者反映样品所在储层平面上两个水平方向渗流能力的差异,后者反映样品所在储层水平与垂向渗流能力的差异,并经小柱样测试和全岩心测试两种方法确定两个参数。通过对塔中4号油藏CⅠ油组9口井2306个样品两种渗透率比值分布直方图分析,研究了CⅠ油组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渗流方向:CI油组储层在水平方向的渗流能力有很大差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储层垂向渗流能力明显小于水平方向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e variation in the orbital period of the W UMa type contact binary V502 Oph is analyzed. The orbital period exhibits a wavelike variation with a periodicity of 23.0 years and an amplitude of △P = 1.24×10~(-6) days superimposed on secular decrease of dP/dt = 1.68×10-7 day per year. The long-term decrease may be accompanied by the contraction of the secondary at a rate of 83 m per year and a mass transfer rate from the primary to the secondary of 4.28×10~8 M per year. The short-term oscillation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presence of a third component. Orbital elements of the third body and its possible mas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土壤形成过程中应具有的一些质的特征,从而证明了流动砂丘并非属于土壤,而只是地质作用的非土形成物或成土母质。在此基础上,对流动砂丘上土壤的形成发育演变方向以及在土壤分类中的地位和命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区内活断层性质、盆地生成和水系分布极向等的研究,进一步从地质上论证了该区北北西—近南北向的现代构造应力场。认为这一局部应力场是川滇菱块作南向滑移引起的地壳上部的构造变形事件。晚新生代以来的断陷盆地是这一滑移过程造成的地壳表层的拉分盆地。在地壳的下部有可能受到大区域板块北(偏东)向推挤作用的影响。中小地震和强震在深度分布、破裂特征及应力方向上的区别有可能是这种不同深度层次上应力差异作用的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王先美 《地质学报》2008,82(1):1258-1273
鲁西隆起区发育有大量的北西向脆性断裂。依据野外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详细解析认为,北西向断裂系经历了早期的右行压剪、右行张剪,以及后期的左行压剪等不同性质的构造活动。由与北西向断裂活动相伴生的同期侵入岩体的 K-Ar测试结果分析,北西向断裂系在距今约160 Ma及距今130~110 Ma分别经历了右行压剪与右行张剪构造活动;通过分布在隆起区不同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分析、冷却史反演,厘定鲁西地体在距今90~80 Ma存在一次区域性快速冷却构造事件,该构造事件与北西向断裂系的左行压剪构造活动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储量计算与勘探线剖面计算机辅助成图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关系教据库和GIS自动编图技术,改进传统的垂直断面法储量计算过程,可实现矿山储量计算和勘探线剖面计算机辅助成图的同步和一体化.在共用的矿山地矿信息点源数据库平台基础上.通过设置本地数据库,形成GIS操作时的外挂属性库,用来保存储量计算和机助成图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储量计算中的每一步骤中,用户以GIS为操作界面来同步实现对空间图元和外挂属性的操作,这其中对工程样段组合、矿体边界圈连和剖面制图综合等开发了大量自动化辅助功能.储量计算的各步完成后,勘探线剖面图和储量报表即同步生成.这种改进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垂直断面法全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化,将提高这一传统方法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