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0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立交桥三维建模的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大比例尺航空立体像对提出三维立交桥建模方法,依据航空影像三维重建原理,从航空影像中采集出较为精确的三维立交桥轮廓线,结合立交桥设计方法,创建了基于CAD的重现点、线、多边形、体的立交桥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由CAD、GIS、三维影像数据集成的一种立交桥三维建模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立交桥三维重建的层次细节模型,最后对本文方法进行了实验并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2.
车载导航立交桥的三维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车载导航的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立交桥的三维数据模型。工程实践表明,此模型对数据采集和编辑处理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3.
林志文 《探矿工程》2007,34(4):19-20,25
简要介绍了软弱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结合汕头市北郊立交桥的工程实例,论述了选择深层搅拌法进行处理的可行性及其基本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4.
谭志敏 《探矿工程》2007,34(1):57-59
介绍了复杂环境下城市环形立交桥拆除爆破方案及爆破高度、爆破参数、爆破网络的选择和计算,以及爆破采取的防飞石、防振措施。  相似文献   
45.
46.
绍兴市昌安立交桥系省重点工程。是全省最大的城市立交桥,由二条主道、六道匝道组成,大桥总长达2763.291m。我们受甲方委托对大桥施工放样进行监理。因为监理是施工放样最后一道关口,为了保证大桥建设精度,如何做到监理质量的高精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测量课题。  相似文献   
47.
丁莹 《今日国土》2009,(12):38-39
11月1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将北京笼罩在雪的世界里,漫天飞雪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不过,第二天上班的人们发现,主路上的雪早已清理干净了。原来在1日当天,300名环卫工人和40多台专业除雪车在高架立交桥等地面温度低、容易结冰的地段喷撒了融雪剂。此举本来为的是预防路面结冰.然而却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48.
湘赣边区NNE向走滑造山带构造发展样式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应用马杏垣教授倡导的构造解析方法,对湘赣边区NNE 向走滑盆岭山链的构造发展过程及样式进行了研讨,论证了该地区前中生代EW 向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与中新生代NNE向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之间的立交桥式横跨叠加关系和构造背景,建立了华南陆壳俯冲 会聚走滑转换造山模型,提出了新华夏式变质核杂岩构造的新概念,并对其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文中强调,发育在湘赣边区的NNE 向走滑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南段的主干成分,由NE30°同向走滑断裂(P) 和NW320°反向走滑断裂(R′) 交织而成的雁列菱形网结系统是该断裂在地表的基本构造样式。大多数陆壳俯冲型和会聚走滑型的花岗岩都具剪切重熔成因,雁列的半地堑盆地和新华夏式变质核杂岩体主要受走滑 伸展变形场所控制。指出自晚三叠世以来,该地区曾经历了两次不同的重大构造转换和两个性质及发展趋向相反的走滑造山过程,即印支晚期的陆壳俯冲向陆内会聚走滑转换和侏罗纪时期的会聚走滑造山;早白垩世开始的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转换和白垩纪- 老第三纪的离散走滑造山。每次构造转换和构造变形对该地区的成岩成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50.
中国大陆的组成、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任纪舜 《地球学报》1994,15(Z1):5-13
中国大陆是由众多微陆块和小陆块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微、小陆块的软碰撞和多旋回缝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带、多旋回叠合盆地和多彷回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国大陆具有清晰的多旋回分阶段演化过程和复杂的多层次镶叠式与立交桥式结构。古生代以来,中国大构造发展受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太平洋三大全球性动力学体系之控制。其主要动力过程表现为冈瓦纳裂离、陆块北移、褶皱带南迁、亚洲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