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3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534篇
测绘学   358篇
大气科学   576篇
地球物理   781篇
地质学   777篇
海洋学   525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71.
The in situ sea-ice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nsity observed from Chinese Antarctic Zhongshan Station have been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sea ice porosity.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 a number of schemes on sea-ice thermal diffusivity versus porosity have been accessed and one optimized scheme is identified by an optimal control model with an advanced distributing parameter system. For simplicity, the internal heating source item was neglected in the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during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identified scheme, the vertical ice temperature profiles have been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measurements, respectively by using identified scheme and by classical thermodynamic formulae.The comparisons indicated that the scheme describing sea-ice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porosity is reasonable. In spite of a minor improvement of accuracy of results against in situ data, the identified scheme has a more physical meaning and could be used potentially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72.
为分析具有高非线性强度下的偏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简化变量分离等方法带来的繁杂计算,研究了一类完全非线性Sine-Gordon方程以及它的近似方程(在|up|很小的情况下),经过适当的函数变换,运用改进的Ado-mian分解法解决了一些特殊情况下它们的初值问题,结合Talyor级数展开式,得到了一些精确解:扭结解(kink)、紧孤子解(compacton)、多重紧孤子解、compacton-kink解.另外运用线性化的方法结合不同形式的解得到它们一些更加丰富的新形式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973.
运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Huxley方程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了方程在有限奇点的稳定性及极限环不存在性的结论,并借助Maple软件做出相图.  相似文献   
974.
在第一类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经常出现病态问题,它严重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引入模型误差求解部分参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改变病态性质,提高对部分参数的求解精度。通过算例来检验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探讨它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75.
一种确定岭估计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岭估计是从减小均方误差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一种有偏估计方法,但是如何确定岭参数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良好方法。提出了一种如何确定岭参数的方法,并用算例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6.
将基于二维简化浅水波模型的间断Galerkin有限元与连续Galerkin有限元耦合方法推广至形式更为复杂的浅水波方程,并给出了误差分析以及模型问题的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977.
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误差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的速度控制方程、角速度控制方程和纬度控制方程。以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中平台的横倾角、纵倾角、运载体的东向速度误差、北向速度误差和运载体的纬度误差为变量,导出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误差模型,并进行了系统误差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的系统误差形成过程分为误差积累、误差衰减和误差稳定三个阶段;0~1800 s是系统误差积累阶段,最大系统误差约为3.0×10-6m/s2;由于水平阻尼网络的作用,从1800~3000 s是仪系统误差衰减阶段;3000 s以后,系统误差进入稳定阶段,仿真4000 s时,系统误差约为2.246×10-6m/s2。  相似文献   
978.
空间后方交会是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其解算的理论基础是共线条件方程及其线性化。传统的解算方法是直接以6个外方位元素为未知参数,使用泰勒级数展开进行线性化,然后迭代求解。而这里则直接以旋转矩阵为未知数进行迭代求解,这样既可直接解算出旋转矩阵,又避免欧拉角和旋转矩阵相互转换所引起的计算误差和时间耗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求解精度高,而且迭代次数更少、迭代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79.
基于GPU的大规模爆炸效果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单元(GPU)的方法来模拟深空探测器撞击天体产生的大规模爆炸效果.利用基于GPU的多粒子系统方法模拟爆炸产生的3种喷射物,基于欧拉网格与漩涡粒子相结合的方法及GPU的通用计算能力解算流体动力学方程模拟了浓烟的翻腾与扩散.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能够产生具有较高逼真度的大规模爆炸效果.  相似文献   
980.
一、前言 RTK(Real Time Kinemati)技术即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它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就是把基准站观测到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基准站的位置信息以一定格式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实时地传输给流动站,在流动站组成差分方程,实时地给出用户所在位置的厘米级三维坐标信息和精度指标。这项测量定位技术精度高(可达厘米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