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87篇 |
免费 | 2170篇 |
国内免费 | 19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07篇 |
大气科学 | 1222篇 |
地球物理 | 3337篇 |
地质学 | 5035篇 |
海洋学 | 958篇 |
天文学 | 400篇 |
综合类 | 608篇 |
自然地理 | 3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388篇 |
2022年 | 408篇 |
2021年 | 448篇 |
2020年 | 374篇 |
2019年 | 483篇 |
2018年 | 351篇 |
2017年 | 340篇 |
2016年 | 405篇 |
2015年 | 397篇 |
2014年 | 634篇 |
2013年 | 479篇 |
2012年 | 569篇 |
2011年 | 548篇 |
2010年 | 527篇 |
2009年 | 524篇 |
2008年 | 534篇 |
2007年 | 488篇 |
2006年 | 412篇 |
2005年 | 375篇 |
2004年 | 359篇 |
2003年 | 331篇 |
2002年 | 330篇 |
2001年 | 366篇 |
2000年 | 285篇 |
1999年 | 305篇 |
1998年 | 271篇 |
1997年 | 258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213篇 |
1994年 | 241篇 |
1993年 | 210篇 |
1992年 | 188篇 |
1991年 | 172篇 |
1990年 | 205篇 |
1989年 | 141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25篇 |
1977年 | 8篇 |
1966年 | 8篇 |
1958年 | 6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澜沧—耿马地震震源动力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使用沧澜—耿马地震主震后在震区建立的数字地震仪记录,用波谱法测算澜沧—耿马余震的震源动力学参数。就这些参数的统计特征,对该双主震型两主震区的地下介质不同状态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2.
153.
数值模式中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一个简化的长波辐射参数方案,与郭晓岚-钱永甫模式原有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对100hPa,300hPa,500hPa,700hPa及地面的高度场、温度场、流场及气压场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不仅两者结果相当一致,而且与实测结果也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4.
位于云南省鲁甸县的牛栏江大桥是三跨一联(90m+170m+90m)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混凝土薄壁空心墩高度为128 m,是典型的高墩大跨混凝土刚构桥.为了系统研究该类桥梁的抗震性能,对牛栏江大桥实施了模态测试.通过合理选择传感器和记录器,恰当地布置测点,克服了信号弱、频率低、测点间距大等困难,得到了高质量的反映该桥模态的数据.结合数值分析给出了振型形状,依据实测数据得出该桥的竖向、纵向和横向多阶模态.由于该桥构造上具有横向类似悬臂梁的特点,约束最少,相对薄弱,模态结果证实了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155.
用Flemming三角图示法和210Pb测年法对连云港近岸海域的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样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特征以及近岸沉积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云港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粒度参数点落在Flemming三角图的Ⅲ区,表明沉积动力环境相对较弱。1986年西大堤建设后,近岸海域的沉积速率明显增加。西墅附近的沉积速率由0.56 cm/a增加到1.15 cm/a;港湾内侧快速沉积,过剩210Pb放射性活度未能测出,表明沉积时间短暂。沉积速率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沉积动力环境的减弱。 相似文献
156.
157.
采用数字化台网P波波形资料及台湾台网P波初动方向资料,研究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邻近地区(北纬21~26°,东经115~120°)ML≥58级共5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及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这次73级地震的矩张量解以双力偶成分为主,是断层面接近NW走向的正断层。断层面的走向与大震前地震的条带分布走向及余震分布显示的破裂图象较相象,震源机制的张应力轴接近水平,近NE走向;压应力轴几乎垂直,近NWW走向,似乎表明这次地震是受菲律海板块向欧亚板块北西向挤压的力源控制。从P轴接近竖直而T轴接近水平来看,发震断层为强烈拉张性正断层,可能还同时存在垂直向上的应力作用。其它4个强震的震源机制解与73级大震的差别较大。这些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复杂性,表明台湾海峡地震序列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58.
159.
本文给出了一个在观测中辨别光球横向磁场指向的一个判据。并证明了光球横向电流与横向磁场的指向无关,因而完全可以由向量磁象仪测定。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是计算汾渭地震强震的震源参数。所用的方法是根据断裂力学的有关公式分析断裂扩展过程中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多数是在低初始应用作用下发生的(大约100×10^5Pa),而且该方法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