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岳尚华 《地球》2014,(3):92-95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哺乳动物展厅,庞大的巨犀与剑齿象化石骨架居中并立,冲击着观众的眼球;摆满展柜的珍贵化石与贴遍四壁的图文展板,令人目不暇接。但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眼球状石灰岩是华南地区中二叠统常见的一种碳酸盐岩岩石类型,由“眼球”和“眼皮”组成,广泛分布于中二叠统栖霞组下部和茅口组中下部。关于眼球状石灰岩特征和成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笔者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评述:对眼球状石灰岩的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对其各种成因观点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眼球状石灰岩特征研究存在的争议,指出了下一步研究应关注的方面,尤其是在微观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同时认为眼球状石灰岩的石油地质意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四川旺苍双汇下二叠统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川旺苍双汇眼球状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下二叠统茅口组的下部、中部及顶部.累计厚度102.77m,占茅口组厚度的53.27%.眼球体(瘤体)为较纯的碳酸盐岩,占全岩的40%-50%;眼皮(基质)为泥质含量较高的碳酸盐岩,条带状绕瘤体分布.瘤体和基质的原始沉积物分别形成于开阔台地环境和局限台地环境;差异压实和差异压溶作用使层状...  相似文献   
14.
<正>我想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特别喜欢的拍摄地点之一是海边。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壮美,又能捕捉到各种细腻的情愫。很多人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到海边去散心度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用手里的相机将美丽的海滨风光尽收眼底呢?本文继续上一期,向您介绍一些关于大海的拍摄小技巧。前景的搭配构图是摄影中永恒不变的话题。与其他风光题材一样,在前景中安排一些能捕捉人眼球的元素是个很有效的办法。比如在海中央拍摄,仅拍摄一张海平面的照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1,(4):8-8
人与人的差异真可谓是在方方面面,生理的、社会的,甚至眼球反应速度的……  相似文献   
16.
孙云铸 《地质论评》1946,11(Z3):406-407
(一)地层:保山区最老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尤以角闪石片麻岩及眼球状片麻岩为最普通,道人山,瓦窑东沧江边及河湾乡东北分布较广,上掩于古生代变质岩层上,河湾附近之纯白大理石即为下奥陶纪石灰岩变质而成,全区并无震旦纪地层,前人所认为应属此纪之高樑系均为寒武奥陶志留等纪变质岩层,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了6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眼眶肿物引起的眼球突出。并对CT成像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藏东花岗岩类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见解申屠保氵勇王增(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2)关键词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幔源(M)型花岗岩斑岩体眼球片麻状花岗岩藏东近年来,成都地矿所花岗岩组对藏东地区的花岗岩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发现,并对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滇西澜沧江构造带与昌宁-孟连古特提斯缝合带空间配置关系密切,其花岗质岩浆作用的研究对于揭示三江地区古特提斯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针对澜沧江南段时代不明的眼球状花岗岩开展了高精度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定年结果显示,2个眼球状花岗岩和1个糜棱岩化花岗岩分别给出了213 Ma、216 Ma和211 Ma的岩浆结晶年龄,与公认的晚三叠世临沧花岗岩、小定西组和芒汇河组"双峰式"火山岩时代一致,而不是1∶20万地质图上标绘的古生代或者中三叠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上,眼球状花岗质岩石与临沧花岗岩基主体相似,显示出典型S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来源于中上地壳变沉积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上的研究资料,认为该期岩浆作用是澜沧江构造带古特提斯演化晚期阶段—碰撞后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一例CT难于诊断的颅咽管瘤。患者:男性,47岁,因间歇性头痛一年多,双眼视力减退年以上,于1992-06月入院诊治。一年前患者出现前额部隐痛,进行性加剧,半年后出现双眼视力减退的症状。曾作两次CT扫描,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予激素治疗40天后,双眼视力复原,头痛缓解,以后症状反复发作三次,均用激素治疗缓解。1992年再次头颅CT冠状扫描诊为鞍区病变,检查:视力右1.0,左0.4,双颞侧偏盲,眼底无水肿,眼球运动不受限,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手术发现双侧视N受压,其中间有兰色肿物予以切除,病理报告为颅咽管瘤。术后视力恢复,一月后视力再次下降,双颞侧偏盲。CT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发现视交叉前间隙有兰色肿物,周围严重粘连,肿瘤部分囊变,有钙化,分块切除肿瘤,松解视N粘连。术后14天复查视力布0.9,左0.8.21天后双眼视力开始下降,视力维持右0.4,左0.2,复查CT无肿瘤复发。视力迅速恶化的原因可能和视N再发生粘连。影响视N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