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20篇 |
免费 | 3928篇 |
国内免费 | 20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68篇 |
大气科学 | 3869篇 |
地球物理 | 3191篇 |
地质学 | 4131篇 |
海洋学 | 2180篇 |
天文学 | 177篇 |
综合类 | 1093篇 |
自然地理 | 23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42篇 |
2023年 | 550篇 |
2022年 | 610篇 |
2021年 | 671篇 |
2020年 | 649篇 |
2019年 | 634篇 |
2018年 | 502篇 |
2017年 | 530篇 |
2016年 | 539篇 |
2015年 | 586篇 |
2014年 | 903篇 |
2013年 | 716篇 |
2012年 | 813篇 |
2011年 | 771篇 |
2010年 | 700篇 |
2009年 | 794篇 |
2008年 | 809篇 |
2007年 | 730篇 |
2006年 | 658篇 |
2005年 | 653篇 |
2004年 | 495篇 |
2003年 | 532篇 |
2002年 | 465篇 |
2001年 | 438篇 |
2000年 | 345篇 |
1999年 | 363篇 |
1998年 | 395篇 |
1997年 | 417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304篇 |
1994年 | 324篇 |
1993年 | 230篇 |
1992年 | 238篇 |
1991年 | 225篇 |
1990年 | 188篇 |
1989年 | 132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11篇 |
1965年 | 9篇 |
1954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1975-2006年西藏羊卓雍错流域内湖泊水位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1975年地形图、1988年至2006年的TM、CBERS卫星遥感资料和1962-2006年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以及1974-2005年的湖泊水位水文资料,对西藏羊卓雍错及其流域内的空姆错、沉错和巴纠错等4个湖泊的水位变化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湖泊面积在近30 a来呈缓慢下降趋势,2005年与1975年相比,分别减少了46.55 km2、1.73km2、0.03 km2、6.01 km2,减少幅度分别为7.2%、4.3%、0.1%、13.6%.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羊卓雍错的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在降水增加、气温上升的情况下由于升温引起的湖泊蒸发效应超过降水增加导致的补给影响,是湖泊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74.
由于受到国界、测量成本和数据规模等因素的限制,航空重力测量本质上是一种欠奈奎斯特采样方法,本文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了航空重力测量的稀疏性,提出了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实现大规模重力异常数据高精度重构的思路。基于压缩感知理论,重力异常数据重构问题可以转化为基于L1范数的凸二次规划问题,本文结合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点法来解决此问题。进一步地,我们利用自主研发的SGA-WZ型捷联式航空重力仪在中国某地区进行了航空重力测量试验。通过对试验中测得的重力异常数据进行重构,与常用的线性插值重构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新方法能够以更高的重构精度,更有效地解决大规模重力异常数据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速率面的观点出发,把重力和高程的转换因子当为未知数,建立了多期复测重力和水准测量联合处理的动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顾及动态噪声和观测噪声的方差分量估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滤波方法。最后对一个模拟网作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6.
现阶段国内较为常用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实现高程拟合都需要点位的大地经纬度和水准高程信息,而在重力场研究领域则需要点位的地心坐标信息。通过设计实验对三种获得地心坐标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的转换精度最高,前提是需要转换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两步法的转换精度较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略低,但与其转换精度非常接近;一步法的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77.
根据平县气象局40a资料分析,结果认为该县的气候无明显的变暖趋势,亦无明显的变干或变湿趋势,但无论是气温还是和水量均存在明显的年际振幅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78.
分析嘉山地震台自2007年运行以来的大地电场观测资料,并对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部分干扰引起的电场变化的曲线特征,给出不同影响因素导致的曲线异常变化情况,为大地电场干扰排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采用多种方法和3种模型分析了东方、海口、北海、闸坡、香港、汕尾、厦门、坎门、吕四、那霸、名濑、连云港、石臼所、大连共14个验潮站22年逐时海平面序列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主要包括趋势与周期项提取和未来月均海平面预测两大方面,比较了各种方法分析所得结果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各验潮站的海平面均在逐渐上升,上升速率在1~3 mm/a之间,平均值为2.3 mm/a;各站的周期项也不一样,但基本都包含周年和半年项。发现一些方法组合时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模型趋势项选择不同的形式,可能会导致所求速率出现正负截然相反的情形,不同的周期寻找方法所确定的周期也存在一定差异。各种方法的预测效果相差不大,预测残差基本都在±2 dm以内,基于奇异谱分析的均生函数的长期预测效果要明显优于带周期项的灰色模型和传统模型,但短期预测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0.
土库曼斯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是连接我国和中东地区的能源枢纽,其战略意义十分突出。近年来土库曼斯坦因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不仅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国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因而探究土库曼斯坦典型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我国西北部地区环境策略的合理制定、提升我国在中亚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研究领域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土库曼斯坦境内的穆尔加布-捷詹绿洲为研究区,以1976-2011年的四期Landsat系列多光谱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SVM)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近40 a间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6-2011年间,穆尔加布-捷詹绿洲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大的趋势;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从63.45×108元增加到69.89×108元,增加了6.44×108元;林地、耕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体部分,占整个系统的82.46%以上;该绿洲生态经济的发展处于协调水平的边缘,需要加大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